2024/06/09

祭拜东坡先生 Paying Homage to Mr. Su Dongpo

 


 

带着一束鲜花和我的书《陪你去看苏东坡》,我对着苏东坡先生的坟墓行三跪拜大礼。行礼完毕起身,不禁泪如泉涌!我抱着邀请我到河南大学讲学的郭伟老师说:“感谢您让我的心愿得以圆满达成!”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是机缘和合,给予我前往河南平顶山市郏县三苏坟,在东坡先生的坟前,表达我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1990年第一次到中国大陆旅行,台风暴雨中行经杭州西湖畔的苏东坡纪念馆,一时心潮澎湃,我立即想下车,在苏东坡纪念馆前瞻仰。司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大风大雨,树都倒了,纪念馆也关门了!”他摆摆手叫我回去座位坐好。

已经驶离苏东坡纪念馆好远了,我仍然回头张望,希望能够看到一点苏东坡曾经在杭州的蛛丝马迹。这个莫大的遗憾,促使我决心走东坡先生走过的路,看近千年以后他看过的风景。花了30年的时间,在2020年出版了《陪你去看苏东坡》的台北繁体字版,隔年出版了北京简体字版。

读者读了《陪你去看苏东坡》,其中有苏轼的弟弟苏辙写的《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问我为什么书里面没有写到苏轼下葬的地方呢?我说:《陪你去看苏东坡》里我走访的地方,都是苏东坡生前去过,在他的诗文中描写过的。我虽然几次参拜过他家乡四川眉山附近的苏坟山,但那是衣冠冢。一直没有机会到河南郏县祭拜他

接到河南大学邀请演讲,我构思如何将文图学用三场演讲贯串,从理论的建构,到案例的探索,然后超升到人工智能元宇宙,设计了“苏东坡陪你认识文图学”的三场讲座。

第一场演讲前,接受开封电视台采访,谈到我的开封印象,话题还是离不开苏东坡。这是他通过科举考试的发迹之地;是父亲苏洵和第一任夫人王弗去世的伤心之地;也是他历经乌台诗案之后,重返政坛的东山再起之地。

祭拜苏东坡前一夜,我辗转难眠,突然想起:没有准备任何贡品!从床上一跃而起,瞥见桌上有两束花,是郭伟老师和博士生付佳楠在机场迎接我时送我的,花束下面还裹着花泥,正适合献在坟前。我指导的博士生郭一,是河南南阳人,听说我到河南演讲,特地从新加坡飞到开封相见,他正好带了《陪你去看苏东坡》的新修订版,于是,525日,一花一书,虔诚供奉。

经同行的李汶麇老师引见,三苏园刘永军主任接待,我们聆听王路远女士的导览讲解。三苏坟的正中间是苏洵的衣冠冢(修于元代),面对苏洵墓的右手边是苏东坡的墓,石碑上刻“宋东坡子瞻苏先生墓” ,碑前石案上有石香炉,一对石烛台立于香炉左右。苏洵墓左手边是苏辙墓,形制和苏东坡墓一样,石碑上刻“宋颖滨子由苏先生墓”。

其实根据料,苏东坡是和第二任夫人王闰之合葬;苏辙是和夫人史氏合葬。苏辙为王闰之写的《再祭亡嫂王氏文》说:“塋兆東南,精舍在焉。”这精舍就是广庆寺,建于北宋,苏东坡安葬前曾经停柩于此。寺内有元代郏县县尹杨允立的三苏塑像,是目前所见最古老的三苏塑像。广庆寺现在位于三苏坟的西南,可知苏东坡兄弟的墓地稍有迁移。

很多人关心为什么苏东坡没有归葬四川,也没有就地葬于去世之处常州?提出许多推测,我想,原因很简单,这是苏东坡为体恤弟弟,以及包括苏东坡的三儿子苏过等当时居住在河南的子孙后代,便于照管和祭祀。他在给苏辙的信中交代:“葬地弟请一面果决。八郎妇可用,吾无不可用也。更破十缗买地,何如留作葬事,千万莫徇俗也。”意思是交给弟弟决定,可以和苏辙的三媳妇黄氏一样处理,不要破费,不必拘束于世俗礼制。

翻阅刘永军主任赠送的《三苏坟资料汇编》,我在开封的旅店,临睡前倒了一杯白开水,一小段柏树的叶子从书页里落入水中。捞出柏树叶细细咀嚼,那是东坡先生坟头的柏树,朝着西南,四川的方向生长。味道很淡,情韵悠长。

 

202468,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善若水”专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