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塑像-衣若芬摄于河南郏县三苏祠 |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苏东坡的粉丝,可能走访过不少苏东坡一生经历过的地方,欣赏过各式各样的苏东坡塑像,比如在四川眉山三苏祠,有神采飞逸,右腿曲起,左手垂下,坐在倾斜大盘石的“自由自在像”。在海南儋州东坡书院,有头戴斗笠,胡须飘然,左手提起衣摆前行的“东坡笠屐像”。在广东惠州,他手持书卷,昂首挺立。这些不同造型的苏东坡塑像,展现了设计者对苏东坡的理解和诠释,让观众产生潇洒、亲切、儒雅的印象。基于历史纪念和城市文化旅游建设,这些苏东坡塑像,都是1980年代以后陆续树立。我在河南郏县三苏园内的三苏祠,看到了存世最早的苏东坡塑像,非但没有潇洒、亲切、儒雅的印象,反而是严肃凝重,若有所思。
为什么会塑造这尊长相普通,望之俨然的苏东坡像呢?
原来,这是元朝至正12年(1352)郏城县尹杨允命照管苏坟寺广庆禅院的住持僧人从慜建造的。彩色塑像共三尊,端坐中央,长须及胸,左手执书卷,右手扶着腰带的是父亲苏洵。右边素净白面,头戴幞头,身穿圆领袍,右手扶腰带,左手放膝盖的是苏东坡。苏东坡对面,面容清秀,也是乌帽官服的是苏东坡的弟弟苏辙。根据刘继增先生研究,这是塑匠张天秀按照画工田子新所绘的三苏职官画像所制作的泥塑。
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农历7月28日,苏东坡病逝于江苏常州。9月初5日,得知兄长噩耗的苏辙在许昌率儿子苏远遥祭,作《亡兄端明文》,文中提到“卜葬嵩陽”,意思是不会回葬家乡四川眉山,而是就近葬在弟弟所居住的河南。
隔年崇宁元年(1102)5月初1日,苏东坡的灵柩被护送到郏县,苏辙作《再祭亡兄端明文》,对于无法归葬兄长于父亲墓旁,无奈地表示受限现实局势,幸亏郏县的山叫“小峨嵋”,多多少少带着一些故土的意象。这天意岂是人所能预料:
先垄在西,老泉之山。归骨其旁,自昔有言。势不克从,夫岂不怀。地虽郏鄏,山曰峨嵋。天实命之,岂人也哉。
停柩期间,曾经受到苏东坡赏识却屡次落第的书生李廌为卜兆茔地而奔走寻觅,后来在钧台乡上瑞里找到合适的地点,就是现在的三苏坟。需要特别留意的是,以往的《苏轼年谱》都把“钧台乡”写成“钓台乡”,是点画之误。“钧台”指的是黄帝问道广成子,驻跸钧天台。
闰6月20日,苏辙作《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详细记述了苏东坡的跌宕人生。崇宁四年(1105)徽宗听信蔡京之言,将苏东坡、苏辙等309位曾经反对新法的官员名列元祐党籍。政和二年(1112),苏辙去世,葬在苏东坡墓旁。
随着时局动荡,北宋灭亡,二苏坟逐渐荒废。元贞初年(1295),汝州知州元叔仪进行了修缮。他的父亲元好问推崇苏东坡,也写过二苏坟的诗篇。近60年以后,杨允置苏洵衣冠冢,此地改称“三苏坟”,他并在广庆寺后面建三苏祠,内供奉三苏塑像。
早在南宋孝宗乾道8年(1172)常州太守晁伯彊就在东坡祠堂塑为苏东坡塑像,可惜如今不存。河南三苏祠的苏东坡像有别于他处的文人装束和气质,是官服整齐的坐姿,符合塑像用以祭祀崇敬的功能。而且,坐在父亲身旁,苏东坡必须庄重收敛,他双目微微低垂,仿佛聆听教诲。
三苏彩塑在明代成化13年(1477)由苏东坡的同乡吴节主持修整,设想造型变动不大。苏东坡塑像和绘画里、诗文中描写的不同,很难一眼辨识人物身份;风格则和山西一带的元代彩塑人像类似,较为质朴。
隔着玻璃橱窗端详,我听见有人说文革期间村民如何维护三苏塑像,避免被捣毁,又是一番惊心动魄。比起荒草蔓生,坟茔最大的劫难是人:盗墓、砸碑、破像…。幸而历劫保全,天助之福。
2024年8月3日,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善若水“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