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7

微風威風

展場的牆面上,只有比展品名稱還明顯的QR Code看得清楚
近幾年,加微信幾乎已經超過交換名片,成為與人相互認識和保持聯繫的方式。
本來在新加坡習慣的WatsAppLineFacebook,在大陸幾乎都不能使用。為了便於和大陸的友人連絡,也避免和外界失聯,我順理成章,把自己圈進六億個微信的用戶了。
做為聯繫的社交網絡工具,微信好像和以上那些平台差不多,就如同微博是中國版的推特,我以為微信就是中國版的LINE。因此,帶著替代”LINE的行動媒介心態,我只有在大陸才查看和使用。
今年兩度帶學生去大陸參加學術文化活動,認識了一些長輩和大陸青年,加微信和打招呼一樣自然平常。於是,微信的朋友圈日益擴大,從公眾號推送的信息和新知隨而累積,龐大豐富,真是海量呀!
Facebook不同的是,微信較具私密性和隱閉性,友人上傳的圖文,常讓我以為只是發給我看,覺得不回應有失禮貌,可是一一按讚,得花不少時間。為此,我有時猶豫,到底要不要打開微信瀏覽?
另一個困擾我的,是加了微信之後,如果沒有好好記著,就會忘了誰是一棵靜靜燃燒的樹?誰是會發光的肉包子?誰又是安安份份該幹嘛幹嘛?這些可愛的暱稱,比起Facebook的實名制,非常有創意有個性。不過,需要很高的聯想力,以及對這些名字的主人的相當程度認識。
後來,有朋友教我怎樣做註記。可惜,老實說,還是有的暱稱對不上現實呢。
十二月初,受邀出席亞洲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寧波天一閣建閣450年的國際論壇,主辦單位替我買好了往返新加坡和上海的機票。適巧北京的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在展出東方畫藝特展,來自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韓國中央博物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文人畫、風俗畫和宗教畫,精萃盡出。尤其,我一直在研究的北京八景正列其間,機會難得,不睹不快。我打算自費往返上海和北京,在論壇之前親眼一覽。
於是,微信又讓了我再一次見識到它的強大。
在網上買機票我不乏經驗,卻沒有買過大陸國內線的機票,在眼花撩亂的航班表搜尋,受限於轉機的時間,我必須買特定航班的機票。當我終於找到合適的航班,準備刷卡購買時,才曉得非大陸的信用卡無法順利使用。我沒有用過支付寶,看到電腦螢幕出現掃瞄微信二維碼,不免拿出手機試試。
原來,只要微信錢包裡有銀兩,就可以直接結帳,心喜過望──實在太厲害了!(井底之蛙的呼聲和跳躍)
我請教了來自大陸的學生,向她支借。幾分鐘後,我收到了微信紅包,用紅包來買機票,兩三下就搞定!
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安排從上海轉機到北京的旅程,愁於付款受挫,想不到威猛的微信,花錢如此簡單。相對的,是否安全呢?我不免擔心手機落入他人之手,在痛快之餘,也暗忖居安思危了。
順利從北京回到上海,去龍美術館觀賞敏行與迪哲──宋元書畫私藏特展。這一次,我真的算是被微信綁定了!
在展場,我正疑惑許多作品都沒有標明題目,雖然大部分我都在網上或書裡看過,可這樣一乾二淨的展示方式,如何讓大家看得懂呢?
這時,在瑞應圖的長展櫃前,一位男士邊聽著手機邊沿著展櫃前行。卷軸畫應該是由右朝左欣賞,他卻與我相反方向,不經意地,在我們擦身而過的片刻,我聽見他手機裡飄出的聲音,那是關於瑞應圖的解說朗讀。
我停下腳步,左右張望,剛進美術館時,並沒有看見租借解說器的設施啊!
呀!原來,在牆上,不起眼的地方,有一個二維碼!再仔細看,繪畫題目和石青色的牆面幾乎混合,這個展覽,並不是一乾二淨的。
我如法炮製,掃了那個二維碼,網路連上微信,手機裡不但有圖像,還有文字說明,以及解讀的音頻。我興奮地和微信朋友圈分享。
享受飽足的高科技之後,美術館外已是暮色蒼涼。在黃浦江邊,吹著冷冽的晚風,我逐漸清醒。微信越威,我越被綁定,越被採集我的個人數據,這是幸福?還是該憂慮呢?


20161217日,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