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2

阿拉伯人叫她新羅


琉璃軍持(韓國中央博物館藏)(衣若芬攝)

青瓷象嵌牡丹蝶文軍持(日本東洋陶瓷美術館藏)(衣若芬攝)

青瓷軍持(韓國近畿道博物館藏)(衣若芬攝)

Tabula Rogeriana 之Sila


2018年,在韓國京畿道、日本京都、大阪,再到韓國首爾中央博物館,看了四個紀念高麗建國1100年的特展。

說來有些特別,很少見到刻意紀念某一個已經結束的朝代的活動。明朝亡於1644年,那時天崩地裂,如今煙消雲散,偶留餘燼的,不過是文人憑弔。何況滿清也傾覆百餘年,有什麼主張紀念朱元璋、努爾哈赤開國的嗎?公元918年,王建統一三國(高句麗、新羅、百濟),究竟有啥豐功偉業?
一種說法認為,相當於中國五代十國到明朝初年的高麗時代(918-1392), 是韓國的歷史和文化融合的關鍵階段。更具世界視角的,是韓國的英文名稱"Korea"音譯自"高麗" (Goryeo)。
這樣的觀點好像很合理,我想知道那最早畫出韓半島的世界地圖,上面的"高麗"是怎樣拼寫?又是怎樣呈現韓半島的模樣?
循著漢陽大學李熙秀(Lee Hee-soo)教授的研究,我查找了伊德里西(Muhammad Al-Idrisi, 1100 - 1165) 製作於 1154年的"Tabula Rogeriana ("The Book of Roger", 《羅傑之書》)。伊德里西是一位阿拉伯的地理學家和旅行家,大約在1138年,他應西西里諾曼國王羅傑二世的邀請,在宮廷裡製作介紹世界的書,因此這本書又稱《羅傑之書》。統合了伊德里西個人的旅行經驗,以及羅傑二世派遣的考察人員歸國資料,《羅傑之書》裡的世界地圖以阿拉伯為中心,南方在上面,北方位下端,全圖的左上角有六個小島,名字叫"Sila"。
"Sila"?新羅?新羅已經被王建在935年合併了,怎麼到了12世紀還存在呢?而且,還"分裂"為六個小島?
這韓國的第一次世界亮相不符實情,但是比起日本的第一次世界亮相早了三百年。那是義大利威尼斯共和國的天主教修士弗拉•毛羅(Fra Mauro, ?-1464) 繪於1453年的世界地圖,稱日本為"Cipangu",正值歐洲歷史的地理大發現時期。
即使不符實情,阿拉伯人的地理概念裡,"Sila"是具體的土地和國家。早在7世紀,韓半島就有穆斯林居住,那是韓國歷史的新羅時代。9世紀的Ibn Khurdadbih作“General Survey of Roads and Kingdoms” (《道里邦國志》), 提到Silla(新羅)位於中國底邊。直到15世紀,穆斯林的學者或地理學家還是稱她為Silla(新羅)。
"高麗"做為韓半島的名字,要到1253年法國方濟各會教士William of Rubruck(約1220-1293)訪問蒙古帝國,才在他的著作稱韓半島為" Caule"(高麗),後來影響了馬可波羅等人的遊記。
《高麗史》記載了三則大食(阿拉伯)到訪的記錄。使節商團每每超過百人,進獻包括水銀、龍齒、占城香、沒藥、大蘇木等,主要是香料和藥材之類珍稀的物品。首都開京(開城)禮成江的入海口碧瀾渡,是國際商貿和使節的聚集地,阿拉伯人就是從碧瀾渡上岸。那麼,他們留下了什麼痕跡嗎?
一個從開城附近出土的琉璃軍持,散發了伊斯蘭文明的異彩。韓國中央博物館展示牌標記這個長頸圓腹,腹身旁有流嘴的器物為"琉璃注子",值得商榷。"注子"有提梁或手柄,一般用來盛酒或水。軍持沒有柄,是盛水讓佛教僧人或穆斯林清洗雙手的瓶子。
軍持是梵語kundikā的音譯,意思是瓶,英語為kendi,中文也翻譯為君墀、君持、君遲、軍遲、鍕𨨲、捃稚迦等,或稱淨瓶。東晉高僧法顯西行天竺求法,回程走水路遇大風浪,為了減輕船身負重,《佛國記》說:"法顯亦以君墀及澡罐並餘物棄擲海中。"
在宋代的文獻,包括周去非《嶺外代答》、趙汝適《諸蕃志》等書裡的大食(阿拉伯)貢物裡,都有琉璃製品,通常是琉璃瓶,而且還有"碾花上等琉璃"。仔細看韓國中央博物館這件琉璃軍持,金黃色的瓶腹正有磨刻的圓形花樣,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啊!
琉璃軍持的主人怎麼把這精美的瓶子留在"新羅"了呢?哦,這可能是宮廷遺物,也可能,我猜,主人自己後來歸化,成了高麗歌謠裡的"回回"。



2019年 1月 12日,部分內容刊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