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4

2025,小学生AI元年 2025, the first year of AI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还在犹豫,觉得AI人工智能和你没有关系?无论你喜欢不喜欢;接受不接受,2025年,新加坡和中国大陆的小学生学习AI的趋势锐不可挡;韩国则将AI数字教科书定为"教育资料"

2025 年开始,新加坡信息通信媒体发展局 (IMDA) 将为小学提供两个新的 5 小时“AI for Fun”(趣味AI)模块。这些模块侧重于两个方面:

1.生成式 AI:向学生传授可以生成内容(例如文本或图像)的 AI 模型。

2.智能机器人 AI:操作使用 AI 通过传感器输入的机器人。

中国教育部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指出针对个别学习阶段的方针:

1.      小学低年级段应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

2.      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3.      高中阶段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

并且强调:在实施人工智能教育时,要注意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对于过往只靠死记硬背,刷考题得高分的应试教育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

2024年我应邀在线上和现场进行了18场讲座。虽然不如2022年的23场讲座频繁,但是2022年还值新冠疫情期间,大部分的演讲在线上,不觉得行旅奔波。2024年的讲座,除了谈新书《第一次遇见苏东坡》,最多的话题,围绕《AIGC文图学:人类3.0时代的生产力》一书,如何因应AIGC(AI Generated Content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飞速发展,掌握新技术,调整新方向。我在书中预言:AI素养将成为必备课程,果然。

这不仅是为国民教育增加一门合乎时代需求的新课程和新技能,而是从基础认识人类与非人类/机器、科技文明,以及反观当前社会生活的自动化、物质化和资源差异化。这些现象,在韩国的AI热潮尤其鲜明。

新加坡和中国的小学生是“学AI”;韩国的小学生是“用AI学”。

极力推动AI数字教科书的韩国执政党,计划从2025年春季开始,小学三、四年级,以及初一和高一的学生将使用包含AI功能的数学、英语和信息科技教科书。此后,每年将逐步扩大应用科目和年级,2026年将课程扩大至国语、社会、科学等科目;2027年纳入历史课;2028年完成除体育、音乐、美术等实践课程外的全部科目。

AI数字教科书可以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进度,以图像影音等多媒体的内容辅助理解,互动式提供个性化教学。通过分析学生的接受情况,AI可以为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简易课程,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深入的教学内容。如此一来,或许就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为了实践普及AI数字教科书,除了设计课程内容程式,便捷的互联网设施和电脑设备不可或缺,政府和民间都必须投入巨额的资本和庞大的人力,尤其必须培训能够掌握运用新的教学方式的老师。

为此,也有韩国的学者征询我的意见。我想,AI数字教科书似乎是取代纸质书的学习媒介情形;也似乎是“AI比人类老师更懂我”的情感转移替代问题,其实往深了想,是对国民教育本质的思考我们希望培养怎样的国民?

许多韩国家长激烈反对AI数字教科书,认为孩子从小接触的是机器,产生依赖AI的习惯和心理,容易导致对人的认知偏差。毕竟,学校教的不只是课程知识和准确的答题,健全的心智品格体现在日常待人接物的行为,难道,我们要AI教我们的下一代如何做人吗?

最终,韩国国会通过由校长决定学校是否及如何采纳AI数字教科书,混乱没有结束。

我曾经一再说:“在你还没有被AI取代之前,你可能会被懂得AI的人取代。”当新生代从小学就学习AI,离开校园的成年人,怎么置身事外,继续像头埋进沙土里的鸵鸟,不闻不问?浑水摸鱼到大浪迎面席卷而来,狂潮平复之际,才惊觉无一技在身,如衣不蔽体。

2025年,也许也是你的AI元年。

 

202514,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善若水”专栏

 

2024/12/30

衣若芬的2024年 I Lo-fen in 2024


衣若芬的2024

 

您好!我是衣若芬。

2024年,您过得好吗?我的2024年,充实,愉快,热情澎湃!

出版了3本书,20场演讲,10篇研讨会论文,主办和协办了3个国际学术研讨会。今年是我创发文图学(Text and Images Studies)的十周年。我写作文章,制作视频,归纳总结了十年来文图学的研究发展。从概念草创,逐步深思迭代。文图学在校园有本科和研究所的专业课程;在社会,有我2017年创立的文图学会,为学子和社会公众提供学习和分享的机会与平台。感谢一路来支持和鼓励我的师长以及朋友们。

今年出版的三本书,类型和主题各有特色。七月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AIGC文图学:人类3.0时代的生产力》是文图学十年的突破创新之作,也是我在大学开设的第四门文图学新课程用书。因应当前人工智能的飞速研发,我们面临生活和价值观的重大挑战,迫切需要掌握最新的科技,懂得使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工具。AIGC文图学课程提供新颖活泼,充满趣味的学习场域。

八月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一次遇见苏东坡》,是应出版社邀请写作。和《AIGC文图学》书同时进行,我的思绪穿梭在古今的苏东坡精神,和放眼时下与未来的人工智能世界。时而感性;时而理智。极大的工作量和出版的时间压力,幸而我都坚持高效地不负使命。《第一次遇见苏东坡》刚刚问世,便在上海书展广受好评和畅销。九月在成都的分享会,不少家长领着八九岁的孩子前来听讲。我才知道,原来我的读者年龄范围如此宽广。

十一月在台湾中大出版中心出版《艺游狮城:翻看新加坡美术手帐》。集结了52篇我谈新加坡艺术人文的轻学术散文,是我继《南洋风华:艺文.广告.跨界新加坡》、《星洲创意:文本.传媒.图像新加坡》之后的最新力作。可以说是我的“新加坡三部曲”高峰。希望为这个花园城市岛国再添加缤纷的色彩。

今年终于完成近二十年的夙愿。525日,藉应邀在河南大学讲三场文图学的周末,河南大学的老师和同学陪同我前往郏县三苏坟,祭拜苏东坡先生。我献上花束和《陪你去看苏东坡》,跪拜在东坡先生墓前,泪流满面,久久难以平复。

东坡先生赐福,我的几本书写苏东坡的著作都大受欢迎。2020年出版的台北版《陪你去看苏东坡》荣登当年的华文创作畅销书第11名。去年出版的《自爱自在:苏东坡的生活哲学》,今年八月应邀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演讲。现场160多位观众,线上有11000人同时观看。应三苏祠录制的《东坡大家讲》节目,在网上公布四天,便有两千万人次点阅。人们说,因为我是古今中外世界上第一个重走东坡路的女作家。我说这是东坡先生的强大魅力,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教授AIGC文图学,我也练习操作了不少AIGC工具。我将苏东坡的诗词设计成歌曲,AIGC工具不但能唱华语,还能唱粤语呢。准备《AIGC文图学》和《第一次遇见苏东坡》的分享会,我都问Chatgpt是否知道这两本书的内容和特色,没想到它了如指掌,侃侃而谈!看来,以后可以让AI来替我演讲了。

今年也和台风特别有缘。七月去四川开会,刚好有台风来袭。我赶在台风登陆前离开台北。十月去台北,飞机上下颠簸,冒着强烈的秋季台风平安降落。等待下飞机的时候,望见窗外其他被狂风刮得机翼摇晃的飞机,只有后怕。没想到,十一月去香港,竟然又遇到了台风!幸好当天只放了半天的台风假,没有影响我晚上的演讲。

明年AIGC文图学课程有望从校园开到公众。补充修订新版的《陪你去看苏东坡》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研院出版的《观看.叙述.审美--唐宋题画文学论集》,也将修订补充,在大陆更名为《大美之言--唐宋题画文图学》出版。

充实,愉快,热情澎湃的2024年即将结束。迎接2025年,愿你我都健康、平安、美好。我是衣若芬,祝福大家。

我的母校台灣大學 My alma mate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回到母校臺灣大學逛逛

我在這裏12

文學院,傅鐘,醉月湖,早開的杜鵑花,體育館

我的青春歲月

2024/12/28

我在开封 In Kaifeng, Henan China


接受开封电视台采访,谈苏东坡在开封发迹,我的开封印象

2024524

 

#陪你去看苏东坡

#衣若芬

衣若芬祭拜苏东坡先生 I Lo-fen Pays Tribute to Mr. Su Dongpo


2024年完成的夙愿:河南郏县祭拜苏东坡先生

献上花了30年的《陪你去看苏东坡》,我是古今第一个重走东坡路的女作家

 

感恩东坡先生为我们留下的精神文化遗产,近千年来,永续滋养着我们的人生,润泽我们的生活

 

2025年,新版的《陪你去看苏东坡》,增添风景,致敬坡公

 

#陪你去看苏东坡

#古今第一位重走东坡路女作家

#衣若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