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9

避雨遇見她

葡萄牙女畫家Constança Meira的作品

離開里斯本的前一天下午,街邊的咖啡座傘篷東倒西歪,行人紛紛走避,烏雲在我抬眼仰望的片刻變為冷雨。
到現存世界最古老的書店Bertrand Livreiros裡繞了幾圈,除了邊角屋頂露出的紅磚,拱形的天棚現出古舊建築的韻味,裝潢和燈光、擺飾都很現代。瞎猜葡萄牙文的書名,非虛構類暢銷書第一名的作者是Mark Manson啊!好像是美國人。書店最末端是咖啡店,已經客滿。我走出書店,看到店外牆面的玻璃窗裡張掛吉尼斯世界紀錄(Guinness World Records)的匾牌,書店創建於1732年,迄今經營未衰,是罕有的300多年老字號。
堪稱里斯本文青據點的巴西人咖啡館(Café A Brasileira)裡也是高朋滿座,喧嘩流淌混入雨聲,店外的桌椅都聚攏收拾了,無處歇息。我回視Bertrand Livreiros書店,五層樓外牆貼滿藍白相間的花磁磚,即使天空有些暗沈,和隔壁的黃牆相襯,仍不失清麗鮮明。
轉進一間倉庫似的古物和舊書店,竟然空無客人。東方陶瓷、捲軸、風景明信片、辭典、地圖、聖書、褪色的複製畫,還有學生的作業簿、木雕面具─我想起曾經在首爾的弘益大學附近舊書店,看到文字學的課本,書上還有簽名。這裡好像也有不少大學用書,失去了主人的憐愛,灰頭土臉。
打算漫步踅出,一位在樓梯間打包貨物的絡腮鬍男子停住工作,下巴朝樓上揚了揚,用英語說:“上面有畫。”
是嗎?我想,該不會是更多褪色的複製品吧?
然後我遇見了Constança Meira。
連接兩層樓的玄關靠窗擺了一張長桌。深褐色的桌布上有一盆調酒,瓶裝水、一些葡萄和小餅乾。她一邊布置食物,對我點了點頭。我問她:“這是展覽會開幕嗎?”
“歡迎參觀。”她平淡地回答。
往畫廊裡走,一位高大灰白頭髮的男士熱情地迎接我。他說他曾經在澳門當記者,聽說我是華人,撓撓耳朵說:“可惜我都忘了該怎麼說!”我問他本來會講的是華語普通話還是粵語?他搖頭,不記得,那是1980年代的事了。
“這些是你的作品嗎?”我指著四周壁上的畫。
“畫家是那位。”他朝外伸出手,是那位正在準備點心的女士。
男士陪我觀賞一件件畫作,畫家的筆觸很特別,看來不明確,不像是直接畫出的線條。
“啊哈!妳也是畫家嗎?怎麼知道?”他笑了。
畫家是畫在絲織品上,然後印在畫布,所以產生這種效果。他比著手勢模擬創作的情形。
作品的色澤帶著一抹灰綠,畫面裡大部分是包裹頭巾,穿圍長袍,在自然山川中赤足而行的女性,彷彿印度的風光。還有分不清是牲口還是神獸的動物。
“故事?”他說:“這要問創作者了!”
Constança Meira送給我展覽會的邀請卡片,我讀到她的名字和展覽的主題“The Feminine Force”(女性的力量)。原來,她是出生在法國的葡萄牙人,在義大利求學,在美國學畫。她的皮膚赭紅,個頭嬌小,聲音細柔而堅毅。
為了表達難以預測和控制的隨機感,她把畫好的作品翻印到畫布。於是畫中人物的五官模糊,背景色彩疊加混雜。
“顯得不穩定。”我說。
她認可地說:“我喜歡妳說’不穩定’。”
“’不穩定’也會有力量(force)?”我問她作品是不是和印度有關?
沒錯。她說多次在印度旅行和小住,對印度神話尤其有興趣。源自濕婆(Shiva)神妻子眉心(第三隻眼)生出的迦梨(Kali)女神的故事,啟發她的創作靈感。
黑色女神迦梨張揚災難和毀滅的暴力,卻也有著“致於死地而後生”的意義。Constança Meira說:“迦梨象徵勇氣。”
我很好奇她怎麼認識印度的?她終於笑了:“妳知道的,我們葡萄牙人十五世紀就到訪過那裡啊!”
哦哦,是的。那是達伽馬(Vasco da Gama,1460-1524)1498年的航行探險,歐洲人首次從海上登陸印度。

2019年6月29日,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