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將《簪花仕女圖》畫上口罩(圖片來自互聯網) |
戴?或是不戴?這是新型冠狀病毒引發肺炎疫情的戴口罩難題。
曾經有次應邀到台灣演講,百多位聽眾裡大約有五、六位戴著口罩。我忍不住瞟了他們兩眼─是感冒了吧?保重。我在心裡說。其中一位女學生發現我的目光,立即低下頭。
我反倒覺得有些窘。一面繼續我的話題;一面刻意提醒自己別那麼多事,同時也注意到全程沒有一絲咳嗽或噴嚏聲。是口罩保護?還是他們其實並沒有感冒,戴口罩為了預防?
防衛個人健康,避免被感染;維護個人的病體,避免傳播給他人─口罩的雙重意味,在口罩上露出的眼神很難判斷究竟是哪一種。
"在抽屜裡發現一個口罩,全新的!有撿到錢的驚喜!"口罩短缺,疫情加劇,一天在辦公室的抽屉意外翻到口罩,簡直如獲至寶。我把這可笑的"小確幸"心情和網友分享,收獲了許多讚美和愛心。其中,有一個聲音提醒我:是歡樂?還是悲傷?
有時會去美術館和博物館的庫房借覽作品,仔細研究,我的行李箱和抽屜裡有口罩本不足為奇。一個被遺忘的口罩在非常時期偶然出現,自是應我所需的喜悅,我有何傷懷?
然而轉念一想,是啊!如果不是疫情,我不會看重這一單薄的口罩;多少人可能因為沒有口罩,心急如焚?
不同的國家地區對於病毒傳染途徑、擴散情形,以及口罩的作用判斷不同,造成迥然的政策措施。中國大陸繼1月23日武漢封城之後,迄今已經有包括北京和上海等80多個城市進行小區封閉式管理,居民出入必須戴口罩。
澳門特首賀一誠宣布賭場休業半個月。向歐洲採購,準備二千萬個口罩。規定政府官員一律戴口罩。民眾盡量不要上街,乘坐巴士等交通工具強制戴口罩。
香港的主張和澳門相反,由於採購口罩不成功,特首林鄭月娥表示政府官員如非必要不准戴口罩。
新加坡準備520萬個口罩,動員1500名作戰後勤支援指揮部的軍人分批包裝,讓130萬家庭免費領取,每包4個。李顯龍總理親自以英語、華語和馬來語說明國家抵禦病毒的方針和執行情況。
大學已經開學,我照常上課,回報學校要求登記缺席人數和班上戴口罩的人數。將課堂教學錄影上傳網頁,讓因為從中國回來必須居家自我隔離的同學不中斷學習。小小的改變,"無恙"便是安定幸福。
一天晚餐後,和家人隨意散步,走到民眾聯絡所,看見門口有工作人員布置了桌椅,是發放口罩的服務台。口罩包在透明塑料袋裡,袋口釘了一張英語公告,意思是:如果你健康,不要用這個。只在你發燒、咳嗽、流鼻水,或是剛從疾病康復中才戴口罩。
聽工作人員說來領取的居民還不多,政府發的"禮物",大家都很開心哪!不用緊張啦!晚風習習,皓月當空,順便去超市買點東西吧。
還沒進超市,就被迎面來的客人們推車裡堆滿的貨物嚇了一跳!昨天聽說香港搶購衛生紙,怎麼?今天輪到新加坡了嗎?
超市裡熙熙攘攘,比過年還熱鬧!可這氣氛…發生了什麼大事?
空空的貨架讓我想不起來那裡本來放的是什麼。一位婦女左右兩手吃力地各拎著一包米,在人群中步履蹣跚。
後來看媒體報導,原來有謠傳製造口罩讓衛生紙的材料緊縮,這不但是假消息,更是偽常識。
想起前兩年春節,牛車水的裝飾燈籠有“居安思危”、“安居樂業”和“保家衛國”等賀詞,彷彿是今年的預告啊!
2020年2月15日,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