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29

申師任堂:紙鈔上的「韓國孟母」



(傳)申師任堂「草蟲圖屏風」(韓國中央博物館藏)



韓幣五萬圜,2009年6月發行



申師任堂畫像

日圓五千元


申師任堂(1504-1551)有「韓國孟母」之稱,她培育教養了儒學大家李珥(栗谷,1536-1584)。「申師任堂與李珥」在韓國是著名的成功親子典範,1979年他們母子的故事被拍成電影。

今年六月,申師任堂的畫像被印在新發行的最大面額紙鈔,五萬元(相當約六十新元)的韓幣上,引起了社會的關注。這是韓國首位被選為貨幣圖案的女性,等於是呼應並且滿足了「栗谷學會」會員在2004 年即希望「把栗谷母親申師任堂印製在鈔票」上的訴求。

然而,大眾對於新貨幣上的新主角卻有不同的看法。

主要爭議之一,是申師任堂「母以子貴」,把她的畫像印製在鈔票上,表面上是提昇婦女地位,讓女性也具備被國家歷史文化認可的資格。和一千韓元上的儒學家李滉(退溪)、五千韓元上的李珥,以及一萬韓元上的世宗大王畫像,同樣透過日常金融的流通而被記得。不過,這是否反而倡導了婦女的成功必須以母親的身份,從家庭開始呢?

主要爭議之二,是鈔票上的申師任堂與過去通行的畫像不一致,簡直像影視媒體塑造的,黃真伊之類的朝鮮名妓,大大破壞了「賢母良妻」(韓語的說法與中文不同)的形象。

2004年,早夭的「明治紫式部」,女作家樋口一葉(1872-1896)的容貌出現在五千日圓上,也有反對的聲浪,原因是她的作品成就不夠高,太沒名氣,太不值得紀念。

有名與無名的女性,一旦被印製在貨幣,都會遭受質疑。不曉得有沒有哪一個國家貨幣上的男性畫像遭受過批評?

其實,申師任堂的歷史文化地位不應該只從她「韓國孟母」的一面去認識,她詩文、繪畫、刺繡的藝術才華,也是不容忽視的。韓國至今仍有以她命名的美術獎項。

申師任堂出身於官宦之家,接受過傳統的人文教育。「師任堂」的堂號意謂著她有心效法周文王的母親太任。比她年代較晚的朝鮮女儒學家任允摯堂(1721-1793)說的:「婦人而不以任姒自期者,皆自棄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當時的「進步婦女」相夫教子的驅動力,便是做為聖人賢王的母親,經由家庭倫理,可以完成自身「上期聖賢」的理想。

依照朝鮮時代初期的制度,女子婚後仍能住在娘家,申師任堂在家婆過世後,才從江原道江陵地區移居漢陽(今首爾),和丈夫李元秀自立門戶。三十八歲正式告別親生父母,申師任堂的漢詩〈思親〉,至今仍令許多出嫁的女性感同身受:

千里家山萬疊峰,歸心長在夢魂中。寒松亭畔孤月,鏡浦臺前一陣風。沙上白鷺恒聚散,波頭漁艇各西東。何時重踏瀛路,綵服斑衣膝下縫。

申師任堂擅於繪畫山水和花果草蟲,尤其是她細緻精工的草蟲圖,流露溫婉閨秀之氣。她的「西瓜與雞冠花」圖,印製在五千韓元紙鈔的背面。傳為申師任堂的「草蟲圖屏風」(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藏)、「茄子雙鳥」圖(福岡市美術館藏),設色鮮明,筆觸穩健,技法純熟,水準與明代花鳥名家呂紀、林良不相上下,又富有朝鮮民間繪畫的活力。

一般所知的申師任堂畫像,是畫家「以堂」金殷鎬(1892-1979)繪製,1986年被韓國政府指定為申師任堂的標準肖像。畫中申師任堂梳著光潔的髮髻,鵝蛋臉,身穿樸素的韓服,是一位端莊的中年婦女。五萬韓元上的申師任堂畫者「一浪」李鍾祥乃金殷鎬的弟子。畫家做的最大改動,是申師任堂的臉型變圓,頂上堆盤著如雲的濃密髮辮,令人聯想起申潤福的「美人圖」,看起來較為清麗柔和。

因為有違於過去申師任堂的形象,而被排斥嗎?畫家明知前有既定的畫像,為何還「別出心裁」呢?

在考慮為何女性畫像很少被採納於紙鈔上,得知一個超越性別的「技術問題」──男性畫像往往有較捲曲的頭髮、鬢毛或鬍鬚,複雜的線條不容易仿製,能夠達到防偽的效果。

原來如此呀!紙鈔上的人物選擇,可不單純是「價值理性」的問題,什麼代表國家的歷史文化,「工具理性」,才是關鍵。

無論接不接受申師任堂的女性形象,大家還是會喜歡擁有她的吧。五萬韓元,可以飽餐一頓韓國烤肉呢!




2009年10月4日 新加坡「聯合早報」
本文為作者原創,引用請註明出處。


 衣若芬:《感觀東亞》,臺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4年。(榮獲2015年國立臺灣文學館文學好書推廣專案)

以下網頁未註明出處,請自律









2009/09/22

蠟筆小新搞什麼


在馬來西亞的7-11可以買到馬來語版的「蠟筆小新」


和新加坡的學生講笑話,有時不但有代溝,還有「文化隔閡」。

詼諧幽默,本來就有著本土與普世的差異,國際間的文化交流,讓「世界級」的好笑形成共同的感應。我想,至少在台灣,不喜歡蠟筆小新的人也曉得他在搞什麼「飛機」。在韓國,兒童節目頻道讓「也會講韓國話」的小新滲入了孩子們的搞笑語彙。在香港,儘管據說收視率不高,小新的「惡形惡狀」還是有不少樂在其中的「粉絲」。

在新加坡,別說電視上看不到小新的卡通;漫畫書店裡,包膜上貼著「未成年不宜」的標籤。

所以,偶爾說著無厘頭的小新怪行和「反常合道」的言詞,不能出現預期的「笑果」。除非上網觀看,去街角偷買,守規矩的學生是不懂得蠟筆小新的。

懂不懂得蠟筆小新也沒什麼大不了,我尊重各個國家區域社群的主張,選擇,或是排斥。漫畫家臼井儀人在創作「蠟筆小新」時,起初是定位於成人讀者,不免夾雜成人欣賞的內容(這一點,新加坡是符合了作者的原意)。許多家長禁止孩子看小新的卡通,讀小新的漫畫,就是怕孩子學壞,即使沒有國法約束,家規裡的蠟筆小新也可能是「未成年不宜」的。

漫畫在日本的普及和出版的興盛,讓男女老幼有屬於自己階層的讀物。一個五歲小男孩的性意識,在成人讀者看來,荒唐可笑,甚至有些邪淫。

我至今不明白「蠟筆小新」的「蠟筆」是什麼意思。他臉上像蠟筆一樣粗的眉毛嗎?還是,他引以為傲,經常愛露出獻寶,兩腿之間的「大象」?

「大象,大象,你的鼻子為什麼那麼長?」

這首兒歌被五歲的野原新之助唱成了靡靡之音。唱著唱著,擺動他的「大象」,搭配扭屁屁舞,總是能惹來旁人尷尬的笑聲。

邪淫的小新,翻轉了「正常」小男孩的天真,強烈的性好奇和老氣橫秋的「把馬子」招數。與其說小新是「早熟」,不如說他的模仿使得成人世界的兩性(跨性)關係解構。嬉笑怒罵中,還「派不上用場」的小新大象被徹底的「神格化」了,小新對自己大象的迷戀自豪,和信口開河炫耀個人性能力的人,都是可笑、可愛,又可憐的。

「蠟筆小新」充斥的變裝、變性,價值倒錯、真偽反覆;時而後設,時而實筆,在創作至今將近二十年的當下看來,毫不怪異了。也有讀者表示小新的大膽辛辣,驚世駭俗已經力道大減。我想,願意接受小新的讀者不以為忤,早就習慣了他的種種行徑;近二十年來,思潮與流行的變化,後解構、後現代,不曉得「後」到地球的哪一層了,小新等等,又排得上第幾名呢?

在最嚴肅的時候輕鬆面對;對最微不足道的事物專注認真。謬誤裡開出生存的本領;糞土邊綻放一朵絕世奇美的花。

「蠟筆小新」裡有一集畫了漫畫家被害。一個瘋狂的讀者不願看到故事的結局,去漫畫家行凶。應門的是漫畫家的妻子,被迎上前的刀子捅傷倒地。

那不是臼井儀人的夫子自道,也不是預知。漫畫家有他告別人世的方法。拍下最後一眼看見的日本山景,在還未春風吹雪的九月,飄墜,如一片被小白追著的落葉。

(2009年10月6日,台灣「聯合報」)

2009/09/16

非遺










中國大陸喜歡化繁為簡,簡體字當然是其中之一,還有把一些名詞掐頭去尾的簡稱,乍聽之下,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細細揣摩,方才恍然大悟。
近日學到的名詞是「非遺」。

電視新聞、報章媒體,乃至於圖書館的展覽都聽得到、看得到「非遺」。「非遺」讓人想起「非典」,但此「非」非彼「非」,兩者毫無關聯,比「世博」還難理解。

「非遺」,「非」若作否定意義講,就是「不遺」,要提醒人不遺忘(?)遺失(?)遺憾什麼嗎?「有看沒有懂」。

瞧瞧內容,原來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簡稱。

把”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翻譯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實在是很奇怪。若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制定的公約,參考維基百科得知,”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包括:
1,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媒介的語言
2,表演藝術
3,社會風俗、禮儀、節慶
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5,傳統的手工藝技能

即使語言和知識不是由物質構成,但是保存和傳布的過程仍不免憑藉物質;再說慶典活動和表演藝術,是具象的呈現;手工藝更是物質文化的產物,怎麼會被概括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呢?

「非物質」的概念,似乎暗示「物質」是帶有負面的評價,「非物質」即等於「精神」,而「精神」是「無形」,甚或「形而上」,是「崇高」的。相對的,「物質」是「有形」、乃至「形而下」的,層次比較低。

近年來,研究物質文化已經成為熱門顯學,早就破除了「物質」與「精神」對立與高下的迷思。世俗和風雅,也很難僅從「有形」和「無形」去判斷。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想法和作為,在世界各地廣受重視之際,往往把老祖宗的「遺產」轉生成當下的「財產」,配合觀光旅遊,大做生意。有些「起死回生」的「遺產」,還真的「輪迴」為活潑潑的「財產」,把「聯合國」 的金字招牌掛上,好像就保證了它的重要性和可看性。

弔詭的是,就像谷崎潤一郎提過的,個人或小眾的私密景點,只想默默行旅時悄悄獨享,生怕一旦張揚,人群雜沓,淪落塵俗;許多被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變調變質,也由於聯合國將之公開。遲暮的美人強裝少女的可愛,讓人不曉得該欣賞,還是該同情。

經常看到的,是儀式活動變成了娛樂表演。在湘西的觀光苗寨裡,熊熊的營火照耀著趕屍的人,飛撒的冥紙飄搖在我的腳邊。另一頭,法師道士正在上刀山,主持人呼籲觀眾給予「掌聲鼓勵」。在蘇州的文廟,酷暑的六月盛陽讓準備慶祝「今天是孔子生日」的學生們掩袖揮汗。「祭孔大典」的「三牲」是塑膠製,綁著大紅蝴蝶結的豬頭、羊頭、牛頭。見識過很多惡搞kuso玩意兒的台灣旅客如我,遇到這種煞有介事的場面,一時還不確定要肅然起敬,向孔老夫子「拜壽」;還是準備好大笑三聲…

如果你乘坐巴士,看見巴士大叔的擋風玻璃前懸吊著日本招財貓、阿彌陀佛像,以及毛澤東和天安門的金牌(上面寫著「福星高照」),大概可以放心吧?大叔可是請來了各方神聖哪。

別擔心,日本招財貓、阿彌陀佛,以及毛澤東都不屬於「非遺」,聯合國也還「照顧」不到。

讀到網路上這篇文章(http://www.inmediahk.net/node/191050),介紹鄭培凱教授強調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學習意識,深有同感。鄭教授說到「為何中國人的音樂教育沒有中國音樂?」不只是音樂,中國的美術教育也是如此。要不要等聯合國來「檢定」以後,貼一個「非遺」的標籤來上架販賣呢?我相當的,非常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