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喜歡化繁為簡,簡體字當然是其中之一,還有把一些名詞掐頭去尾的簡稱,乍聽之下,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細細揣摩,方才恍然大悟。
近日學到的名詞是「非遺」。
近日學到的名詞是「非遺」。
電視新聞、報章媒體,乃至於圖書館的展覽都聽得到、看得到「非遺」。「非遺」讓人想起「非典」,但此「非」非彼「非」,兩者毫無關聯,比「世博」還難理解。
「非遺」,「非」若作否定意義講,就是「不遺」,要提醒人不遺忘(?)遺失(?)遺憾什麼嗎?「有看沒有懂」。
瞧瞧內容,原來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簡稱。
把”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翻譯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實在是很奇怪。若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制定的公約,參考維基百科得知,”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包括:
1,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媒介的語言
2,表演藝術
3,社會風俗、禮儀、節慶
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5,傳統的手工藝技能
即使語言和知識不是由物質構成,但是保存和傳布的過程仍不免憑藉物質;再說慶典活動和表演藝術,是具象的呈現;手工藝更是物質文化的產物,怎麼會被概括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呢?
「非物質」的概念,似乎暗示「物質」是帶有負面的評價,「非物質」即等於「精神」,而「精神」是「無形」,甚或「形而上」,是「崇高」的。相對的,「物質」是「有形」、乃至「形而下」的,層次比較低。
近年來,研究物質文化已經成為熱門顯學,早就破除了「物質」與「精神」對立與高下的迷思。世俗和風雅,也很難僅從「有形」和「無形」去判斷。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想法和作為,在世界各地廣受重視之際,往往把老祖宗的「遺產」轉生成當下的「財產」,配合觀光旅遊,大做生意。有些「起死回生」的「遺產」,還真的「輪迴」為活潑潑的「財產」,把「聯合國」 的金字招牌掛上,好像就保證了它的重要性和可看性。
弔詭的是,就像谷崎潤一郎提過的,個人或小眾的私密景點,只想默默行旅時悄悄獨享,生怕一旦張揚,人群雜沓,淪落塵俗;許多被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變調變質,也由於聯合國將之公開。遲暮的美人強裝少女的可愛,讓人不曉得該欣賞,還是該同情。
經常看到的,是儀式活動變成了娛樂表演。在湘西的觀光苗寨裡,熊熊的營火照耀著趕屍的人,飛撒的冥紙飄搖在我的腳邊。另一頭,法師道士正在上刀山,主持人呼籲觀眾給予「掌聲鼓勵」。在蘇州的文廟,酷暑的六月盛陽讓準備慶祝「今天是孔子生日」的學生們掩袖揮汗。「祭孔大典」的「三牲」是塑膠製,綁著大紅蝴蝶結的豬頭、羊頭、牛頭。見識過很多惡搞kuso玩意兒的台灣旅客如我,遇到這種煞有介事的場面,一時還不確定要肅然起敬,向孔老夫子「拜壽」;還是準備好大笑三聲…
如果你乘坐巴士,看見巴士大叔的擋風玻璃前懸吊著日本招財貓、阿彌陀佛像,以及毛澤東和天安門的金牌(上面寫著「福星高照」),大概可以放心吧?大叔可是請來了各方神聖哪。
別擔心,日本招財貓、阿彌陀佛,以及毛澤東都不屬於「非遺」,聯合國也還「照顧」不到。
讀到網路上這篇文章(http://www.inmediahk.net/node/191050),介紹鄭培凱教授強調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學習意識,深有同感。鄭教授說到「為何中國人的音樂教育沒有中國音樂?」不只是音樂,中國的美術教育也是如此。要不要等聯合國來「檢定」以後,貼一個「非遺」的標籤來上架販賣呢?我相當的,非常的,疑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