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的人希望成爲貓(衣若芬攝) |
隆冬的臺北清晨,我走出社區大門,才感到9度的冷空氣中細微如霰的雨絲。拉起夾克的帽子套住頭,被一陣強風吹開帽子,我使勁讓帽子套回頭上,再把拉鍊關到下巴,這下可牢靠了,臉頰也包覆住大半。
能勾引我起早散步的,只有那熱鍋裡滾燙燙的豆漿和烤爐裡香噴噴的燒餅…在十字路口,和我一起望著號誌燈停步的,只有一位中年婦女和她的娃娃車。
我稍稍低頭,瞧了瞧車上白膨膨羽絨服的─
“汪汪!”
白膨膨羽絨服裡探出毛茸茸的小臉,我往後退了兩步!
婦人把娃娃車的塑膠雨篷拉嚴,看了我一眼,過馬路去了。
我隨在她身後,是什麼勾引她起早散步的呢?
2021年,臺灣的貓狗數量據統計有295萬隻,首次超過15歲以下的人口283萬。都說少子化情形嚴重,2022年底在臺灣的三場演講後,都聽到任教於大學的同行感歎招生困難,有的系被整並;有的不得不暫停或是直接關閉。可以理解不婚不子的諸多現實原因,沒想到“毛小孩”竟然那樣受歡迎。
有感於動物陪伴的重要性,臺灣文學館在2021年8月推出了《友直友諒友多毛─阿貓阿狗的文學史特展》。2022年則擴大關涉動物的範圍和深入的思考,展覽名稱《成為人以外的─臺灣動物文學特展》,便提舉出人類和動物的“相對”又可能“互換”的曖昧關係。
特地南下參觀《成為人以外》的展覽,承蒙林巾力館長接待,策劃執行羅聿倫小姐導覽,讓我從歷史的縱深觀察動物在臺灣的處境:清朝和日治時期,動物作為農耕和交通工具。進入工業化社會,動物成為田園牧歌的記憶和異化的商品;馬戲團表演的視覺奇觀,曾經帶給大眾歡快娛樂。隨著環保意識普及,瀕臨絕種的動物促使人們以行動關懷,卻也引發稀罕動物的奢侈消費甚至於走私偷盜。
除了漢人文化,展覽也包含原住民的動物神話和狩獵習俗,“護生”和“祭靈”的輿論爭議。還有香港文學裡被壓抑的人與動物、馬華文學中“反抗”的自然,在在顯示“人以外的”多樣議題。
文學作品是動物書寫的載體,繪本、電影、藝術創作和動物語言翻譯等等,呈現了不同視角和媒介的關懷。展場裡結合宏觀的流覽和細部的閱讀,目不暇給。原來,“後人類”時代的世界生態如此迅速地演化,我們就身處其中。
我臨時起興,請聿倫入鏡,介紹展品,分享到我的YouTube頻道。她大方且流暢地侃侃而談,推薦展場入口第一件設計,是三個電視螢幕,上面有貓、狗和海龜的動畫影像和文學摘句。觀眾靠近螢幕,感應器會捕捉觀眾的動態,結合到動畫影像,彷彿觀眾化身為動物,換位思考作為動物的種種模樣。
不僅“換位”,展覽還讓觀眾投選“如果可以成為人以外的,我想成為…”。2022年12月20日,我看到的票選結果是:5426票中,最高的680票想成為貓,占12.5%呢。
過去我們是寵物的主人,如今很多人自稱是汪星人、喵星人的“鏟屎官”乃至“鏟屎奴”。中國MobTech袤博科技Mob研究院近期發佈的《2022年中國寵物消費洞察報告》指出,2022年中國貓狗數量已經達到1.1億隻。根據2021年中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零到14歲的人口是2億5千3百38萬3千9百38人,至少還是貓狗的雙倍多。寵物經濟的市場規模直逼2500億人民幣,的確是一塊持續增長的大餅。為了安撫、治癒、排遣孤獨,我們越來越捨得情緒消費。
就在我被娃娃車上的毛小孩嚇到的第二天,我依然為了豆漿燒餅不畏風寒。同樣的路口,娃娃車裡 “蠕動”的白膨膨羽絨服突然轉頭露出對我微笑的臉!我又倒退了兩步─呀!早安啊!
推娃娃車的年輕婦人點頭回應我:“早安!”
我隨著她過馬路,突然很想快步到街對岸,再看一眼她的面容,和那張沒有毛的紅臉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