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舉考試模擬(衣若芬攝於上海中國科舉博物館) |
很多人都讀過蘇軾的〈刑賞忠厚之至論〉吧。這篇自創典故的考試論文,因為主考官歐陽脩的"多心眼",以為是門人曾鞏寫的,想要避嫌,故意判了個第二名,讓蘇軾好生冤枉啊!
〈刑賞忠厚之至論〉常見於許多文章選本裡,最著名、影響最大的是清代的《古文觀止》。語文老師教這篇文章的時候一定會講這個故事,我也不例外。可是故事從我口中說出以後,愈來愈覺得不對勁,好像這裡面戲劇似的高潮結束,反而生出許多的空虛。
再來看一看故事最經典的敘述,蘇轍的〈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
嘉祐二年,歐陽文忠公考試禮部進士,疾時文之詭異,思有以救之。梅聖俞時與其事,得公〈論刑賞〉,以示文忠。文忠驚喜,以為異人,欲以冠多士,疑曾子固所為。子固,文忠門下士也,乃置公第二。
〈論刑賞〉指的就是〈刑賞忠厚之至論〉,是嘉祐二年(1057)禮部省試的考題。閱卷官梅堯臣(聖俞)批閱蘇軾的文章,認為筆法很接近歐陽脩主張的暢達自然風格,於是請歐陽脩看。歐陽脩猜不出考生是誰,因為宋代科舉考試實行試卷糊名彌封和謄錄制度,看不到考生名字也認不出筆跡。
歐陽脩很早便認識曾鞏,1042年他寫〈送曾鞏秀才〉安慰落第的曾鞏,婉惜曾鞏的文章得不到考官的欣賞,歐陽脩為他抱不平,認為天下只有他了解曾鞏文章的優點(自信滿滿)。
那年蘇軾22歲,曾鞏39歲。在那之前的五個月,蘇軾剛通過科舉考試的第一關,獲得第二名。說來蘇洵為兒子的前途可真是煞費苦心。他寫信給在成都做官的張方平,極力推介兩個兒子,希望經由張方平結交歐陽脩和富弼。而且可能靠著張方平的關係,他們沒有在家鄉參加第一關的發解試,而是千里迢迢進京,利用京師取解名額比較多的優勢,以"寄應"的辦法入開封府試。
打鐵趁熱,蘇軾和弟弟繼續在京師備考第二關禮部省試,考試類型包括策、論、詩、賦和墨義。我們可以在蘇軾和曾鞏的文集裡找到他們的文章,對照開篇,看看歐陽脩為什麼會"看走眼"。蘇軾的文章說:
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而待天下之以君子長者之道也。有一善,從而賞之,又從而詠歌嗟嘆之,所以樂其始而勉其終;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哀矜懲創之,所以棄其舊而開其新。故其吁俞之聲, 歡忻慘戚,見於虞夏商周之書。
蘇軾是用說故事的方式,先布置一個宏大的歷史背景,那些古代的賢君都是怎樣對待百姓的呢?用"何其"帶有疑問(如何)和感嘆(怎麼那樣)的語氣來吸引讀者的好奇。接著把"賞"和"刑"對舉,用動態的"詠歌嗟嘆"、心情的"哀矜懲創",加上"吁俞"的聲音陪襯,然後用典籍回應開篇的設計,表示以上所述都是可驗證的。
曾鞏寫道:
《書》記皋陶之說曰:“罪疑惟輕,功疑惟重。”釋者曰:“刑疑附輕,賞疑從重,忠厚之至也!”夫有大罪者,其刑薄則不必當罪;有細功者,其賞厚則不必當功。然所以爲忠厚之至者,何以論之?
文章裡有很多典故,姑且不細講,只看他的章法。劈頭先來掉個書袋,這一招很危險,萬一背記得不全,馬上會被拆穿。蘇軾就很巧妙地把用典引文藏在文章後面,其實他背錯的才多呢。曾鞏的寫法就是後來明代八股文的標準範式,先破題,再逐一申論。八股文不討喜,就是擺道理,沒懸念嘛!
蘇軾的文章搏眼球,可惜歐陽脩的心態太微妙─他是想提拔曾鞏的話,何不秉公處理?還是他想保護自己?
蘇軾是在單科"論"的那一場考了第二名,第一名是不是曾鞏呢?結果不是。整個省試五科合計的成績,第一名叫李寔,蘇軾呢?不是第二名,是全部合格的388位考生之一。曾鞏呢?排名比蘇軾還後頭─歐陽老師,您這是愛我還是害我啊?
2020年2月29日,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