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8
2025/08/18
零分的AI作业 Zero-score AI Homework
身为学生的你,用AI写作业,觉得老师看不出来吗?
作为老师的你,收到学生用AI完成的作业,会直接指出,并且给予处分吗?
2022年11月,Open AI公司发布ChatGPT 3.5,推出仅两个月,用户已经突破了
1 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应用程序。在此之前,TikTok用了
9 个月;Instagram
则花了
2 年半的时间才达到1亿用户。延续我2016年起在《联合早报》专栏发表我对AI科技进展的观察,我更加认真关注AI对社会、教育、艺术,乃至人类文明的影响。
去年出版《AIGC文图学:人类3.0时代的生产力》,以及开设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课程,我便多次谈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文本生成使用AI锐不可档,势必引发新的纠纷,促使大家正视和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
果然,今年我任职的大学便发生老师给三位使用AI的学生作业零分的事件。他们的作业被发现包含不存在的学术引用、错误统计数据或失效的网页链接,这些都是使用AI生成内容时常见的乱象,所谓“AI幻觉”。作业占总成绩的45%,兹事体大,学生不服,其中一位不但向校方申诉,还把资料,包括申诉书和自己的作业上传到社交平台Reddit,吸引网民议论和媒体报道。
媒体采访了涉事学生和大学发言人,透露一些细节,有的媒体自行发布新闻,声称学生获得了“平反”。到了7月18日,校方正式声明,查出其中一名被驳回的学生作业中,有
14 处非纯粹拼写的错误引用,以及虚构数据,认定是学术行为不当,最终决议维持零分处置。于是,又有媒体说这是结果“大反转”。
这次事件让我想起每次在演讲中回应听众询问敝校对学生使用AI的政策。我并非大学发言人,以下言论只梳理我从校方接收的工作通知,结合几篇我的专栏文章,加上我的经验与理解,请读者们周知。
一,南洋理工大学禁止学生使用AI吗?
2023年初,大学就向老师们表明教学方面的立场:“我们应该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以道德和批判的方式有效地使用这些人工智能技术,帮助他们通过综合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和创造性地工作来提高他们的认知技能。”
二,如何规范学生使用AI工具:
1.
ChatGPT (包括其他AI工具,以下同)不能列为作者。
2.
ChatGPT 的任何使用都应在前言、研究方法、致谢词中提及。
3. 作者应该提交声明书,说明用于在论文中生成文本的任何提示,包含来自
ChatGPT 的文本的部分,以及使用
ChatGPT 产生的想法。
4. 按照大学提供的注脚范本格式注明出处和日期。
5.大学授课网页有检测作业是否由AI生成的辅助工具。
三,老师可以禁止学生使用AI工具吗?
每个科目的性质不同,老师可以衡量学习目标和成果,决定是否让学生使用。这次事件的授课老师明令学生不准许用AI于“development or generation”。我归纳撰写学术论文借用AI的情形主要有:
1.
直接生成文本。
2.
发想写作内容和框架结构。
3.
协助搜集整理参考资料和统计数据。
4.
处理注脚和引用文献格式。
5.
将内容生成可视化图像、表格和条列等。
今年1月,针对教师和学生的学术伦理规范,校方又公布了施行指南和细则,有些在校外互联网上能够公开搜寻。
新学期即将开始,我的“AIGC文图学”课不但不担心学生用AI,反而鼓励要狂用AI,让
AI素养潜移默化。
迎接通用人工智能(AGI)时代,AI已经不是“为我们工作”的工具;而是“和我们一起达成任务”的伙伴。工具可以用过即扔;伙伴可能长相左右。我们的任务是成就更理想的自己,交出满意的人生作业。
2025年8月16日,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善若水”专栏
若芬按:
2025/08/10
《星洲创意》入选新加坡建国60年好书 Creative Nanyang: one of the best books to celebrate Singapore's 60th anniversary
2025/08/08
魚尾獅之歌:慶祝新加坡建國60年 Song of Merlion Song: Celebrating Singapore's 60th Anni...
2015年,新加坡建國50年,我出版《北緯一度新加坡》
2025年,新加坡建國60年,我的《藝遊獅城:翻看新加坡美術手帳》是慶祝之禮
#SG60
#Singapore
#Merlion
2025/08/03
夜宿北京机场 Overnight at Beijing Airport
也许是被他的鼾声吵醒;也许是我的脸颊被塑胶毡皮刺痛了,我翻身平躺,伸直双腿,顾不得小腿有些抽筋,抬起左手看了看腕表:5点18分。距离我的航班值机柜台开放,还有42分钟。
起来整理整理,准备出发?还是再休息一会儿?
我仰望头顶不锈钢横纹搭建的天花板,把腕表覆盖在几乎睁不开的眼皮,遮挡亮晃晃的灯光。
翻个身,脸颊又被塑胶毡皮刺了一下。拉过来被我睡得移位的护枕,是该起来了,旁边的青年鼾声依旧。
昨晚我躺下时他还没回来,只见手推车上大包小包的提袋,塞得圆鼓鼓的黑色登山背包,白色束带捆扎的青布行囊。这是一个人?还是两三个?看到已经铺平的黄色瑜伽垫—应该是个爱好运动的旅人吧。
瞄了一眼,他皮肤黝黑结实,五官立体,咖啡色小平头,穿着深蓝色篮球背心和短裤,看不出来是华人还是东南亚人。
早安!再见!
我心里想着,竟然和一个陌生人在机场共享这个速食店前面的儿童篮球场空间,昏睡了两个小时。
预订机票的时候已经知道,从敦煌回程返抵新加坡,无论经上海、西安、广州、成都,都要过夜。最节省时间,只需转机一次的,就是经北京。而且我仔细注意了,是北京首都机场,不是大兴机场。这样确保在同一机场,同一航站楼,从“国内线抵达”走到“国际线出发”就行。顺利的话,把行李箱直接托运了,可以轻装“进京”,找个干净舒服的旅店睡下。
是,“顺利的话”。
一边欣赏敦煌书店的咖啡拉花,浮在牛奶泡沫的飞天乐伎,一边在手机上搜寻明天晚上,哦不,应该是后天凌晨的住处。凌晨零点30分抵达北京,如果在敦煌机场已经把行李托运到新加坡,可以“进京”,或是找机场附近的旅店。如果必须在首都机场提领行李,那么就去办理飞新加坡的登机手续,过了安检,到贵宾室,说不定还可以在那里洗个澡。
马上打电话询问机场贵宾室。
啊?凌晨3点清场?
3点以后,我要去哪里?
客服小姐很有耐心地说:“那时候,您也该登机了。”
我说:“我的航班是早上8点55分呢!”
她说:“那么,您大概是过不了安检的。航班柜台最早4点半才上班啊。”
哇!我怎么没想到~
求助网上“在北京机场过夜”的“攻略”。
有机场内的酒店,有床无窗,而且不能计时收费。有计时休息室,要确定是在哪一个航站楼。航站楼之间的接驳车行驶到几点?
想起在新加坡樟宜机场,经常看到旅客横睡在椅子上,或是干脆躺平地毯上。之前还有人分享:机场有电影院可以打发时间—世界最佳的国际机场,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可是,我在北京转机哪。
收起手机,有了“露宿”机场的心理准备。
已经很克制不敢买东西,因为中国国内线航班托运行李限20公斤,手提行李也有规定。即使出示我飞新加坡的机票,还是好不容易才通融我超重的两公斤行李。
接着,我寻寻觅觅多年,终于在日本买到的轻巧充电宝行动电源,无法通过前一天刚颁布的禁止携带命令,被安检人员扔进垃圾箱!
幸好及早离开只提供方便面的敦煌机场贵宾室,在速食店啃了鸡排汉堡,我在北京机场只觉得又渴又困。
车行一千多公里,兰州-天水-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15天的6场演讲和攀登佛寺、探查洞窟、观览博物馆,结束行程前的最后一晚,在值机柜台附近找到椅子坐了,等4个小时之后再上飞机。
能不能不用一直高声广播?我被吵得心烦气燥,这时候,还有起飞的航班?
离开座位,推着行李上下电梯,在出境和入境楼层乱逛,所有椅子和水泥平台都被旅客和行李占满了。有的人歪着身子滑手机;有的蒙着衣服大睡;有的三三两两玩牌聊天。
时间,很多很多,溢出我的身体。
可以的话,让我边走边睡…。
这个儿童游戏区总比椅子宽敞,至少还安静一点。我脱了鞋子倒下。晚安,北京!天就要亮了。
2025年8月2日,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善若水”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