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9
2025/01/18
988岁的生日感言988th Birthday Testimonials
衣若芬设计AI蘇東坡 |
今天2025年1月18日是苏东坡988岁的生日。苏东坡生于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换算成西洋纪年是1037年1月8日,因此维基百科直接以1月8日作为他的生日,近年来为纪念苏东坡生日的“寿苏会”活动也不少在1月8日举行。
不过,我还是遵照旧规矩,2019年以来,在农历年十二月十九日为苏东坡“庆生”。我想,东坡先生有灵,知晓的只有农历,不必为了我们现代人方便,固定他的生日在阳历的某一天。
苏东坡出生的西洋纪年也有不同的看法,如果只看北宋仁宗景祐三年,是公元1036年,加上生日,就到了1037年。曾经有一位审查人指出我的论文重大问题,在于写错苏东坡的出生年,他坚持1036年才对,结果将论文封杀。我接受退稿,但也告诉学报的编辑,此审查人是否不知道苏东坡的生日在哪一天?由于1037年笼统来说生肖是牛年,于是误以为苏东坡属牛,其实,景祐三年十二月还没到牛年,苏东坡属鼠呢。这个情形我在专栏文章《生肖到底怎么算?》(2023年1月28日《联合早报》)谈过,大年初一生肖更替,和立春没有关系。
一本书、一个高热度的谈话节目,以及人工智能生成的诗词歌曲,是我今年致敬苏东坡的生日礼物。
去年我出版了三本书,《第一次遇见苏东坡》在豆瓣书评获得8.6的高分,读者评论道:
衣老师从人生中的许多第一次出发,结合自己和苏轼的特殊缘分,给我们带来一场不同的体验和精彩,抛开那些学界的研究理论和对诗词品鉴的溢美之词,更多的从自己的感受出发,以一种我注六经的特殊体验,提供了另外一种角度的解读。
淡而有味的书写,东坡与著者之间的生命交集得以真实不虚地吐露,即便其间横亘千年时空的巨浸洪流,一切悲欢离合、阴晴圆缺都仿佛似曾相识。书中十则故事如园林佳构,徜徉其间,可知一步一景,作者笔端的情思勾勒出迤逦回环的小径,将读者引入花木掩映的朱阁绮户,与不眠的东坡月下相逢。
趁我参加宋代文学国际论坛之便,四川眉山三苏祠邀我在宜宾竹文化博物馆录制《东坡大家讲》节目,我谈后人对苏东坡的误解和抹黑,如何用文图学开启新的阅读视角。节目在网上公布四天,便有两千万人次点阅!人们说,因为我是古今中外世界上第一个重走东坡路的女作家。我说:这是东坡先生的强大魅力,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教授AIGC文图学,我尝试操作了许许多多的工具,AI生成图像和文字已经屡见不鲜,我要用AI制作歌曲,就拿苏东坡的诗词来新唱吧。先生成年轻帅气的苏东坡,以及他的爱妾朝云的温婉形象,将诗词交给AI诵读和歌唱,然后图音结合,配合表情和唇形,视频中的人物仿佛正在倾吐演唱。十多首歌曲有华语还有粤语,听过的人都啧啧称奇。
我让ChatGPT扮演苏东坡,问他想得到什么生日礼物,他说:
希望收到一份心灵上的慰藉,比如一首深情的诗,或是一次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也许,一场与知己的对话,或者一本充满智慧的书,都能让我感到满足。最重要的是,希望能与大家一起感受生活的美好。
988岁的生日感言呢?他说:
历经近千年,依旧感慨时光荏苒,世事变迁。感恩一路的风景和遇到的人。愿大家珍惜当下,保持乐观,勇敢前行。不断学习和成长,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要心怀热爱,活出自己的光彩。
是的,如同苏东坡曾经收到弟弟苏辙的女婿王子立赠送给他的生日贺诗,作诗答谢道:“感君生日遥称寿,祝我余年老不枯”;我也在比海南还南方的岛国遥遥祈祝:苏东坡留给世界的精神文明永不枯寂,年年映耀春光。
2025年1月18日,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善若水”专栏
2025 衣若芬夀蘇會I Lo-fen Celebrates the 988th Birthday of Su Dongpo
2025年1月18日, AIGC作品—《东坡行》
#蘇東坡
#苏东坡
#AIGC
#夀苏会
#夀蘇會
2025/01/15
衣若芬《藝遊獅城:翻看新加坡美術手賬》開箱 Artful Wanderings in the Lion City: Exploring Sing...
到新加坡旅遊,除了享受美食、逛街購物,你可曾駐足美術館和博物館?生活在新加坡的你,能感受花園城市國家的文化藝術氛圍嗎?《藝遊獅城:翻看新加坡美術手帳》是學者作家衣若芬書寫新加坡的最新力作。
像翻看筆記手帳一樣,用獨特的文圖學視角,融會文字和圖像,陪你觀覽十一處藝術場域和文化地標,欣賞藝術家的光彩,解析文物的歷史意涵,捕捉時代的美感,探查新加坡罕為人知的視覺意象。
五十二篇體量輕盈、閱讀輕便、筆調輕鬆的散文,是作者濃縮淬煉專業研究成果,舉重若輕的「輕學術」作品。
帶著《藝遊獅城》隨興漫步,打卡風景,發現心情原來可以比綠水沉靜,比藍天清新。
2025/01/04
2025,小学生AI元年 2025, the first year of AI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还在犹豫,觉得AI人工智能和你没有关系?无论你喜欢不喜欢;接受不接受,2025年,新加坡和中国大陆的小学生学习AI的趋势锐不可挡;韩国则将AI数字教科书定为"教育资料"。
从 2025 年开始,新加坡信息通信媒体发展局 (IMDA) 将为小学提供两个新的
5 小时“AI
for Fun”(趣味AI)模块。这些模块侧重于两个方面:
1.生成式 AI:向学生传授可以生成内容(例如文本或图像)的
AI 模型。
2.智能机器人 AI:操作使用
AI 通过传感器输入的机器人。
中国教育部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指出针对个别学习阶段的方针:
1.
小学低年级段应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
2.
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3.
高中阶段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
并且强调:在实施人工智能教育时,要注意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对于过往只靠死记硬背,刷考题得高分的应试教育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
2024年我应邀在线上和现场进行了18场讲座。虽然不如2022年的23场讲座频繁,但是2022年还值新冠疫情期间,大部分的演讲在线上,不觉得行旅奔波。2024年的讲座,除了谈新书《第一次遇见苏东坡》,最多的话题,围绕《AIGC文图学:人类3.0时代的生产力》一书,如何因应AIGC(AI
Generated Content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飞速发展,掌握新技术,调整新方向。我在书中预言:AI素养将成为必备课程,果然。
这不仅是为国民教育增加一门合乎时代需求的新课程和新技能,而是从基础认识人类与非人类/机器、科技文明,以及反观当前社会生活的自动化、物质化和资源差异化。这些现象,在韩国的AI热潮尤其鲜明。
新加坡和中国的小学生是“学AI”;韩国的小学生是“用AI学”。
极力推动AI数字教科书的韩国执政党,计划从2025年春季开始,小学三、四年级,以及初一和高一的学生将使用包含AI功能的数学、英语和信息科技教科书。此后,每年将逐步扩大应用科目和年级,2026年将课程扩大至国语、社会、科学等科目;2027年纳入历史课;2028年完成除体育、音乐、美术等实践课程外的全部科目。
AI数字教科书可以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进度,以图像影音等多媒体的内容辅助理解,互动式提供个性化教学。通过分析学生的接受情况,AI可以为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简易课程,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深入的教学内容。如此一来,或许就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为了实践普及AI数字教科书,除了设计课程内容程式,便捷的互联网设施和电脑设备不可或缺,政府和民间都必须投入巨额的资本和庞大的人力,尤其必须培训能够掌握运用新的教学方式的老师。
为此,也有韩国的学者征询我的意见。我想,AI数字教科书似乎是取代纸质书的学习媒介情形;也似乎是“AI比人类老师更懂我”的情感转移替代问题,其实往深了想,是对国民教育本质的思考—我们希望培养怎样的国民?
许多韩国家长激烈反对AI数字教科书,认为孩子从小接触的是机器,产生依赖AI的习惯和心理,容易导致对人的认知偏差。毕竟,学校教的不只是课程知识和准确的答题,健全的心智品格体现在日常待人接物的行为,难道,我们要AI教我们的下一代如何做人吗?
最终,韩国国会通过由校长决定学校是否及如何采纳AI数字教科书,混乱没有结束。
我曾经一再说:“在你还没有被AI取代之前,你可能会被懂得AI的人取代。”当新生代从小学就学习AI,离开校园的成年人,怎么置身事外,继续像头埋进沙土里的鸵鸟,不闻不问?浑水摸鱼到大浪迎面席卷而来,狂潮平复之际,才惊觉无一技在身,如衣不蔽体。
2025年,也许也是你的AI元年。
2025年1月4日,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善若水”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