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学生的你,用AI写作业,觉得老师看不出来吗?
作为老师的你,收到学生用AI完成的作业,会直接指出,并且给予处分吗?
2022年11月,Open AI公司发布ChatGPT 3.5,推出仅两个月,用户已经突破了
1 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应用程序。在此之前,TikTok用了
9 个月;Instagram
则花了
2 年半的时间才达到1亿用户。延续我2016年起在《联合早报》专栏发表我对AI科技进展的观察,我更加认真关注AI对社会、教育、艺术,乃至人类文明的影响。
去年出版《AIGC文图学:人类3.0时代的生产力》,以及开设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课程,我便多次谈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文本生成使用AI锐不可档,势必引发新的纠纷,促使大家正视和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
果然,今年我任职的大学便发生老师给三位使用AI的学生作业零分的事件。他们的作业被发现包含不存在的学术引用、错误统计数据或失效的网页链接,这些都是使用AI生成内容时常见的乱象,所谓“AI幻觉”。作业占总成绩的45%,兹事体大,学生不服,其中一位不但向校方申诉,还把资料,包括申诉书和自己的作业上传到社交平台Reddit,吸引网民议论和媒体报道。
媒体采访了涉事学生和大学发言人,透露一些细节,有的媒体自行发布新闻,声称学生获得了“平反”。到了7月18日,校方正式声明,查出其中一名被驳回的学生作业中,有
14 处非纯粹拼写的错误引用,以及虚构数据,认定是学术行为不当,最终决议维持零分处置。于是,又有媒体说这是结果“大反转”。
这次事件让我想起每次在演讲中回应听众询问敝校对学生使用AI的政策。我并非大学发言人,以下言论只梳理我从校方接收的工作通知,结合几篇我的专栏文章,加上我的经验与理解,请读者们周知。
一,南洋理工大学禁止学生使用AI吗?
2023年初,大学就向老师们表明教学方面的立场:“我们应该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以道德和批判的方式有效地使用这些人工智能技术,帮助他们通过综合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和创造性地工作来提高他们的认知技能。”
二,如何规范学生使用AI工具:
1.
ChatGPT (包括其他AI工具,以下同)不能列为作者。
2.
ChatGPT 的任何使用都应在前言、研究方法、致谢词中提及。
3. 作者应该提交声明书,说明用于在论文中生成文本的任何提示,包含来自
ChatGPT 的文本的部分,以及使用
ChatGPT 产生的想法。
4. 按照大学提供的注脚范本格式注明出处和日期。
5.大学授课网页有检测作业是否由AI生成的辅助工具。
三,老师可以禁止学生使用AI工具吗?
每个科目的性质不同,老师可以衡量学习目标和成果,决定是否让学生使用。这次事件的授课老师明令学生不准许用AI于“development or generation”。我归纳撰写学术论文借用AI的情形主要有:
1.
直接生成文本。
2.
发想写作内容和框架结构。
3.
协助搜集整理参考资料和统计数据。
4.
处理注脚和引用文献格式。
5.
将内容生成可视化图像、表格和条列等。
今年1月,针对教师和学生的学术伦理规范,校方又公布了施行指南和细则,有些在校外互联网上能够公开搜寻。
新学期即将开始,我的“AIGC文图学”课不但不担心学生用AI,反而鼓励要狂用AI,让
AI素养潜移默化。
迎接通用人工智能(AGI)时代,AI已经不是“为我们工作”的工具;而是“和我们一起达成任务”的伙伴。工具可以用过即扔;伙伴可能长相左右。我们的任务是成就更理想的自己,交出满意的人生作业。
2025年8月16日,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善若水”专栏
若芬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