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6

新見如舊識

 

朱之蕃《臨李公麟蘇軾像軸》(任哨奇攝)


去年就得知北京故宮博物院要以"蘇軾"做為紫禁城建成600年的特展主題人物。這個構想有點特殊,蘇軾一生沒有去過北京,他和北京的因緣值得注意的,除了明清宮廷收藏他的作品之外,在我的書《書藝東坡》裡,提過另一件重要的事,就是1917年時,為賑濟京畿水患的災民,一些收藏家提供珍藏,在北京中央公園舉辦了"京師(第一次)書畫展覽會"。展覽會的展品中,有"宋蘇軾黃州寒食詩帖卷",這是《寒食帖》初次對一般大眾公開展示。"一般大眾"裡,包括日本的內藤湖南,埋下了之後《寒食帖》東售日本的因子。

寫了五本蘇軾研究的書,"蘇軾"成為了我的標籤(label)。社交媒體標註(tag)指定對象,“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的消息發布以來,不斷有友人轉發和標註我,或是私訊我相約看展。

我很想躬逢其盛哪!要看新冠肺炎病毒能否饒過世人。

終於,在收到大學通知之後,徹底破滅了"在北京,相聚為東坡"的美夢。

幸好,從新聞裡"解饞",品味了幾件過去未見的作品,比如據說是1949年以來初次公開的,明代朱之蕃《臨李公麟蘇軾像軸》。

這件畫蘇軾穿屐戴笠,雙手提起衣擺,作勢前行的繪畫,一般稱為《東坡笠屐圖》。據畫上題語記錄,此畫作於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同年四月,朱之蕃也畫了同樣的作品,現藏於廣東省博物館,兩件作品分別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和嘉慶七年(1802)被翁方綱收藏。

關於《東坡笠屐圖》,我曾經應邀在2010年海南儋州"東坡文化國際論壇"上發表演講,講題為"東坡海南笠屐故事的形成,傳播與影響"。由於當年主辦單位並未要求撰寫論文,做為論壇最後一位發言人,我只能用十分鐘左右大致談論我的研究所得和看法。我認為:目前所見東坡在海南向農家借笠而歸的故事,最早見於12世紀下半葉,上距蘇軾去世已經五十餘年,其間均無記載;而且又過了將近五十年,才見有繪畫記錄,與其將此類題材繪畫當成"歷史畫",無寧視作"故事畫"

我的發言被當地媒體公布,記者斷章取義,且史料、人名多所謬誤,引起一位韓姓作者在網路論壇上對我的"論文"大加撻伐,後繼的應和者也每每指陳我的"論文"不是,甚至人身攻擊。

網路霸凌何其致命?我仰賴學術求真的信念,相信史料和論據支撐才有底氣,我告訴那位作者和相關人士,學術問題可以討論;毀謗名譽小心官司。

見到故宮收藏的《臨李公麟蘇軾像軸》,想到十年前未撰寫的論文,再度燃起我的熱情。我來談談我的發現,展覽圖錄沒有說明的細節,提供更多的認識。

這件作品是明代狀元朱之蕃為張京元畫的,後來轉給張京元的同鄉江蘇泰興季振宜家族。顏崇槼從季家購得,送給翁方綱。翁方綱之後,收藏此畫的人有葉夢龍和羅振玉。此畫多次在紀念蘇軾生日的"壽蘇會"展示,包括1918131日於日本京都,由羅振玉出借。畫上被認為和本圖主旨無關的劉墉詩句,可能是為夢禪居士瑛寶的畫像題寫。

移接劉墉題贊者大概認為贊詞的"其氣浩然,得全於天",也適用於形容蘇軾。蘇軾記夢參禪,在畫像的""之外,此軸得以傳世,乃緣於笠屐形象賦予的風雨不驚,怡然自如精神。

東坡笠屐故事畫不僅流行於中國的明清時代,十五世紀到二十世紀,日本和韓國的畫家也圖繪《東坡笠屐圖》,是為東亞共同的蘇軾文化意象。《書藝東坡》的藏書票,便源自富岡鐵齋的手筆。

2037年,蘇軾千歲,已經有讀者朋友問我:是否有什麼紀念活動?我還不知道。我期待更多"新見如舊識"的蘇軾作品賞心悅目,為了蘇軾千歲之約,我們都好好活著。17年後,相聚為東坡。

 

2020926日,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