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8

求求你給我一把瓜子

北京法源寺一景(衣若芬攝)

朱鶴年《秋史餞別圖》

我聽見那個穿黑外套,戴咖啡色交織綠色線條毛線帽的中年男子一直哀求著。他帽頂的紅碎絨球跟著他跪地伏仰跪拜而前後搖動。
前些天,北京下了今年初雪,他跪的石階下地面積雪未消。
藍天清澈,陽光曬不到他的腳邊。他不停說著:"求求你給我一把瓜子!求求你給我一把瓜子!"聲音響得讓準備步出寺廟的我,回頭望去,他的身後約莫兩公尺遠的日照下,逐漸聚攏了圍觀的人群。
我的角度看不到他跪拜的對象,似乎他朝著鼓樓祈禱著。
我踱到人群後面,鼓樓裡有個穿著袈裟似服裝的年輕男子對他揮擺著右手,好像要趕走這個跪地的瘦漢。
瘦漢不依,繼續虔誠地合掌喃喃。
年輕男子走出鼓樓,站在石階最上層,對瘦漢說:"我說真的吧,我就是個冒牌的假貨,您別這樣子,難堪!"
他作勢要下石階去拉瘦漢,瘦漢朝後挪移了身子,合掌說:"您救救我!望您救救!"
年輕男子留著平頭,是不像僧人模樣。他搔了搔頭,說:"您這不是為難我嗎?"低頭對瘦漢說:"您自個想的?夢的?還是什麼人開示的?都跟我,跟咱們寺院沒關係!"
"您別被騙了!"年輕男子走回鼓樓。
瘦漢提高了嗓門:"我就是被騙,也要試一試!"
年輕男子轉身說:"一把瓜子管什麼用?吃了能咋樣?"
瘦漢還沒回應,年輕男子說:"我可以給您一把瓜子,要你個兩三萬,你肯嗎?"
瘦漢點頭。
人群裡冒出聲響:"瘋了吧?"
離開北京前的上午,我來到這個清代學者阮元曾經餞別朝鮮文人金正喜的地方。有韓國學者問我:"送行不都是要喝酒嗎?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在廟裡請客,不能喝酒吃肉吧?阮元是素食主義者嗎?"
我不曉得阮元是不是素食主義者,在廟裡招待外國客人也不大尋常。在朱鶴年畫的《秋史餞別圖》上,看不出來他們圍坐的餐桌上擱的是哪些食物。我的猜想是:史料記載的寺廟只是個地名,就像我們說"北京前門",不一定只是指門樓,而是指那一帶。
怎麼證明呢?眼見為信。開過故宮博物院的研討會,我特地去看一看。寺廟的主體建築從明清時代以來沒有經過大翻修,和《秋史餞別圖》一比對,房舍不同,也沒有畫上的垂柳和太湖石假山,是物換星移,景物變遷?還是朱鶴年畫的景像,本來就不是廟裡一隅?
沒有時間看討瓜子的瘦漢結局,我得回去旅店取行李赴機場。
走出安靜的胡同,剛才藏經閣外一排磕長頭的信眾還在我腦海,大街上迎面來了幾個僧人。他們朝我微笑合掌,我也依樣回禮。
"我們是五台山來的。"其中一位說。
另一位問我:"知道五台山嗎?"我點點頭。
另一位問我:"去過五台山嗎?"我搖搖頭。
第一位看我從口袋裡掏出手機,也拿出手機說:"咱們加微信吧?"
我是要上網叫車呀。我快步往前,想找個容易定位上車的地點。
"別跑啊!"後頭有人說:"咱們加個微信,日後好給妳祈福啊!"
莫非,他們的布袋裡有一把瓜子?

20191228日,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

2019/12/14

東坡長得怎樣?

清代唐琅昌繪《宋蘇文忠公像》(四川眉山三蘇祠藏,衣若芬攝)


中國各地的東坡塑像,自有創製者的想像或圖像依據;近年拍攝東坡故事的影像作品,飾演東坡的人選也頗受熱議,哪一位演員的"人設"(人物設計)能夠符合讀者心目中的東坡形象呢?東坡是個大鬍子矮胖哥?還是長得高䠷清秀?我們從他的自述和朋友的眼光中,可以大致拼湊出他的樣貌。

東坡寫詩誌慶弟弟蘇轍61歲生日,蘇轍回贈〈次韻子瞻寄賀生日〉詩,其中說道:"弟兄本三人,懷抱喪其一。頎然仲與叔,耆老天所騭。"東坡有一位兄長,名叫景先,不幸早夭。東坡和子由都是高個子,老天庇佑活到了這把年紀。
東坡大約有多高?且看〈寶山晝睡〉詩:
七尺頑軀走世塵,十圍便腹貯天真。此中空洞渾無物,何止容君數百人。
古代的"七尺"大約172公分,"十圍"大約100公分,形容粗大。詩歌裡的數字大多虛寫,假如東坡真是個有大肚腩的高個兒,他在從海南島北歸時,已經被困頓顛沛的生活折磨成"鶴骨霜髯心已灰"了。               
東坡的高個子基因遺傳到32代孫,常州市蘇東坡研究會副會長蘇慎先生身上。蘇慎是東坡長子蘇邁的後人,我教"蘇軾文學與藝術"課,常拿四川大學曾棗莊教授、海南東坡書院朱壯才主任和蘇慎的合影讓同學們猜:哪一位是東坡的後代?同學們從未猜對過,總以為東坡長得矮胖,還有滿臉絡腮鬍!
一些東坡的畫像也把東坡畫成滿臉絡腮鬍,比如三蘇祠收藏,清代唐琅昌繪的東坡像。有的學者認為"大鬍子東坡"的造型是錯誤的,相反地,東坡的鬍鬚很少,果真如此嗎?
人的高矮胖瘦評斷是相對的,鬍鬚的多寡也是。東坡稱友人孫覺"髯孫";稱魯元翰"髯卿";劉景文、秦觀的鬚髯都比他豐厚。"髯"是長在兩頰的鬍鬚,東坡形容自己有"雪髯"、"衰髯"。和他同年中進士的胡宗愈(1029-1094)描述五十歲的東坡是"蘇公五十鬢髯斑",鬢角和鬚髯黑白夾雜,所以東坡的鬍鬚就算不濃密,也不能算稀疏了。
稱東坡為"髯蘇"的"大鬍子東坡"造型,可能是從元代開始的。女詩人鄭允端的一首題畫詩〈東坡赤壁圖〉說:
老瞞雄視欲呑吳,百萬樓船一炬枯。留得清風明月在,網魚謀酒付髯蘇 。
順便一提,百度百科提到東坡自稱"髯蘇",引用〈客位假寐〉詩:"同僚不解事,慍色見髯蘇" ,這裡的"髯蘇"應該是"髯鬚",而且指的是鳳翔府太守陳公弼。明清時"髯蘇"的形像趨於定型,例如明代魏學洢〈核舟記〉描寫一件核桃雕刻的工藝品,主題是東坡的赤壁遊,說:"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清代李玉《眉山秀》傳奇戲曲裡的東坡打扮是"小生鬍髯巾服"。
 東坡容貌的顯著特徵是顴骨高聳。〈表弟程德孺生日〉詩:"長身自昔傳甥舅,壽骨遙知是弟兄。"東坡自註:"予與君皆壽骨貫耳,班列中多指予二人不問而知其為中表也。"程德儒就是東坡姐姐八娘的丈夫程之才(正輔)的弟弟,和東坡有表親關係。東坡說他和表弟長得像,都有高聳到耳邊的顴骨。
一位南都(商丘)的畫家陳懷立為東坡畫像,東坡作〈書陳懷立傳神〉,其中說到:"吾嘗於燈下顧見頰影,使人就壁畫之,不作眉目,見者皆失笑,知其為吾也。目與顴頰似,余無不似者,眉與鼻口,蓋可增減取似也。",又說:"凡人意思各有所在,或在眉目,或在鼻口。"
東坡強調每個人有他的面部特色,就是"意思",畫家只要掌握住特色,就能夠表達像主的神采。他舉了顧愷之畫人物,以及僧惟真畫曾公亮的例子,說自己讓人畫燈映壁上的投影,也就是側面,削頰豐顴,形貌立現。
許昌蘇青龍先生是蘇轍的27世孫,我聽他談重印龍昌木刻孤本《眉陽蘇氏族譜》的宏願,注意到他也長著突出的顴骨,真是有蘇家"意思"啊!



2019年12月14日,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


2019/12/05

東坡沒吃過東坡肉

杭州樓外樓東坡肉(衣若芬攝)

淨洗鍋,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猪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喫,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椀,飽得自家君莫管。
只要談到"東坡肉",上網一搜,就會出現這篇叫做〈豬肉頌〉(又名〈煮豬肉羹頌〉)的文字,說是"東坡肉"的由來。根據"黃州好豬肉"這句,人們推斷"東坡肉"始創於黃州(今湖北黃岡)。巫仁恕教授的〈東坡肉的形成與流衍初探〉一文指出:杭州餐館在對外推廣的商業競爭下,標榜東坡肉為自家風味,加上東坡任杭州知州期間疏浚西湖,百姓送豬肉感恩的故事,強化了東坡肉在杭州菜的地位。
〈豬肉頌〉裡重視的是火候,沒有講具體的調料,怎麼認定這就是我們今天吃的東坡肉最初做法呢?早在南宋陳鵠的《西塘集耆舊續聞》就懷疑這不是東坡作品:
偽作《東坡注》不知此何傳記邪?世俗淺識輩,又引其注為故事用,豈不誤後學哉?…。余後觀周少隱《竹溪錄》云:東坡〈煮豬肉詩〉有「火候足」之句,乃引《雲仙錄》「火候足」之語以為證。然此亦常語,何必用事?乃知少隱亦誤以此書為真,後來引用者,亦不足怪。
周少隱就是周紫芝(1082-1155),他在《竹坡詩話》裡記了"東坡喜食燒豬,佛印住金山時,每燒豬以待其來"的故事,令我十分懷疑。他又記說:
東坡性喜嗜豬,在黃岡時,嘗戲作〈食豬肉詩〉云:「黃州好豬肉,價賤等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盌,飽得自家君莫管。」此是東坡以文滑稽耳。後讀《雲仙散錄》,載黃升日食鹿肉二斤,自晨煮至日影下西門,則曰「火候足」。乃知此老雖煮肉亦有故事,他可知矣。
周紫芝說東坡的〈食豬肉詩〉用了《雲仙散錄》裡談煮鹿肉靠火候的典故。陳鵠說"火候"是很平常的用語,哪裡需要什麼典故啊!你周紫芝用的是偽作《東坡注》,意思是〈食豬肉詩〉也是假託的。
陸游在〈對酒〉詩裡自己註解,說:「東坡煮豬肉訣云:『「淨洗鍋,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看出來了嗎?〈豬肉頌〉就是〈煮豬肉訣〉加上〈食豬肉詩〉嘛!是不是都是來自一本叫《東坡注》的書呢?
愛吃東坡肉的讀者先別失望,雖然我殺風景地拆穿了〈豬肉頌〉,我們還是可以再想想為什麼這篇文字和黃州有關?東坡在黃州給秦觀寫信,說那裡「羊肉如北方,豬牛獐鹿如土,魚蟹不論錢」,意思是:羊肉的價錢和北方一樣;豬、牛、獐、鹿的肉類很便宜;魚蟹更是不必議價。這就是〈豬肉頌〉裡的"黃州好猪肉,價賤如泥土"。可是東坡接著說:"黃州曹官數人,皆家善庖饌",沒有"貴者不肯喫,貧者不解煮"這回事。
還有學者研究指出:北宋的肉類需求和價格以羊為最高,其次是豬。豬肉並非一般百姓都吃得起,所以我想黃州不會是特例。蘇軾給秦觀的信裡稍微誇大了黃州的豐饒,讓對方放心自己的生活。東坡給秦觀的另一封信說:「初到黃,廩入既絕,人口不少,私甚憂之,但痛自節儉。」這才是真實的情況。
說了半天,我不是要否定"東坡肉",而是認為〈豬肉頌〉不能完全代表東坡烹調豬肉的主張。東坡〈於潜僧綠筠軒〉詩:"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怎麼欣賞僧人種的竹子會先從吃肉講起?這"",就是豬肉,和竹筍是絕配呀!東坡送竹筍給黃庭堅的舅舅李公擇(1027-1090),作詩道:"我家拙廚膳,彘肉芼蕪菁。送與江南客,燒煮配香粳。"豬肉煮大頭菜,不搭,真是笨廚子!還是竹筍燒豬肉下飯。我想,這才是地道實在的東坡豬肉食譜。
東坡沒吃過我們說的"東坡肉",元代倪瓚(1301-1374)《雲林堂飲食制度集》裡的「燒豬肉」近似現在的做法。"東坡肉"的名稱要到明代浮白齋主人、馮夢龍(1574-1646)和沈德符(1578-1642)的書裡才出現。

 2019年11月30日,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

2019/11/16

金魚尾獅獎

彩灯辉映鱼尾狮。(衣若芬摄)

"金魚尾獅獎"是什麼?你一定沒聽說過吧?
法國坎城電影節有"金棕櫚獎";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有"金獅獎";柏林國際電影節有"金熊獎";中國大陸有電影"金雞獎";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新加坡呢?要不要來個"金魚尾獅獎"?是"""魚尾獅",不是"金魚""尾獅"哦!
這學期的新課程,我嘗試更新的教學觀念和方法,讓教室越發成為自由討論的空間。過去除了必修課,我都盡量讓課程內容"客製化",和同學們溝通基本的學習設置和目標,然後列出課程架構中值得深入探析的十數個主題,讓同學們挑選出感興趣的主題,或是由同學們主動提出,依序進行。我的想法是:既然網路上已經有海量的資源,不能再教一秒便可搜尋出的"標準答案",要致力的方向是問出好問題,思考問題、打磨問題,然後尋求解決的途徑及方法。
以往我們強調"學以致用",學算術加法─88等於16。生活中有需要知道88等於多少的時候吧?不知道的話,按一按計算機就行了。你看計算機的"說明書",學會了才使用嗎?現代的工具大部分都很"友善",容易操作,不必全都學了再用。所以學校教育要轉向"做中學""為用而學",找到獲得"16"的無數個加減乘除法;也就是說,為"結果"尋求多種"過程"的可能性。
我舉LinkedIn Learning認為2019年企業最需要培訓的軟技能與硬技能當指標,和同學們分析21世紀的中文系畢業生的長項和短板。如何把中文系培養的語文能力強化得更具創造力、說服力?在"數位行銷""遊戲開發"25種技能中,我們逐漸聚攏值得實驗的方向─我們要拍攝微電影!
把一支四分多鐘的MV當成範例文本,我們精讀和解構它,得知三到五分鐘的影片必須具備的元素和組合方式,構想我們的故事。然後每個星期討論一部短片,觀察導演的運鏡技巧、畫面剪接、音聲效果等等。我說:我們微電影作品的要點是體驗、紀錄和分享,為大學生涯留下獨特意義的回憶。
每年三月中旬,四年級同學交了畢業論文之後,開始籌辦謝師宴。"請老師為畢業生說幾句祝語。"我對著相機或手機,每年挖空心思想不太老套的話。今年我錄完祝賀詞,反過來訪問錄製影片的學生:"畢業在即,你有沒有覺得後悔沒完成的事?
學生自爆"遺憾""彩蛋"影片可能比老師的話還新鮮精彩,畢竟畢業生才是主角嘛!既然這樣,何必等到在校園的最後幾個星期才製作呢?
除了少數曾經讀過理工學院的同學,大部分學生第一次自學拍攝,究竟能創作出怎樣的影片呢?我心裡一點底也沒有。看樣子,同學們忙得不亦樂乎呢!
學期末,"金魚尾獅獎影展"放映了七個小組的影片,由全體投票選出了:
最佳原創故事:《迷》─失智老人的回憶。迷失方向、迷戀過去、迷惘當下。
最佳團隊合作:《好朋友》─徘徊於朋友之上,戀人未滿的情感狀態,引人共鳴的青春記事。
最佳創意發想:《還珠格格之反派的辛酸》─從《還珠格格》裡的反面人物皇后的視角,演繹顛覆的故事。
最佳美術設計 :《配角申請書》─玄幻世界裡,寧可當配角的人生選擇。何必人人都帶著"主角光環"?影片將演員和動畫結合,實景攝製穿插電腦繪圖。
最佳演藝表現:《勇氣》─認識自己的性別取向,需要勇氣的告白與接納。女主角真情落淚,動人心弦。
最佳音聲效果:《一天》─社群媒體和現實生活裡的窺伺,發生在一天的經歷,寒慄恐怖。
最佳編排剪輯:《獨處》─"獨處"aloneness) 並不等於"孤獨"(loneliness)。雙屏並置兩位主角獨處的內心話。
我為每一位同學設計了獎狀,新加坡最高大的聖淘沙魚尾獅像拆除了,我們用金魚尾獅獎狀,留住此時此刻。

20191116日,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

2019/11/02

掃美盲

日本書法(衣若芬攝於舊金山)


"Do you speak Chinese?"
我一邊放下行李,拉開椅子,朝這位嬌小的黑皮膚女士點了點頭。
"那太好了!"她說:"我正想妳懂得的…"
她立起拖把,夾在腋下,往我身後的牆面指著:"我看見妳在看那個…"
是職業病還是習慣吧。看見有意思的物件,總是忍不住湊前去端詳。打發在舊金山轉機的時間,我進了這間航空公司的貴賓室。早上8點多,客人零星,可以選的座位遍佈周圍。我直走到底,是被掛在牆上的書法作品吸引。
應該是日本書法屏風,兩個漢字一折面(日本稱為"一曲"),八個漢字寫於兩曲一雙。果然,解說牌記的是19世紀的日本書法。這樣型製如果面積再大一些,可以做為和室的門片。
立於地面的日本屏風,懸掛在美國,構成某股異質的視覺趣味。我打量了一會兒,才找了位子休息。
她推了幾下拖把,又把拖把夾在腋下,說:"妳能不能給我講講,那上頭…"她伸直了手指:"寫的是什麼?"
我正要說,她自顧自講起來:"''下面那是''字吧?不像是'''。然後左邊寫的是蓬萊。'遠鶴蓬萊'是什麼意思?"
我說:"這種日本書法屏風的漢字是兩個一組,不一定要把四個字連著讀。"
"屏風?"她張大了眼睛,伸長脖子,盯著牆上的書法:"妳怎麼曉得那是屏風?"
嗯嗯,我學過一點兒。
"妳是中國人吧?妳怎麼學過日本屏風?"她看著我的臉。我被看得有些尷尬,我是要好好談談這件作品(會不會太認真)?還是隨便和這位清潔婦女說兩句(會不會太敷衍)
人來人往,她在這裡工作多年,每每好奇這牆上的字到底寫了什麼?有誰能夠解答呢?終於,她說:"我等到一個不馬上找東西吃,好好看了看這字的人。"
那麼,先講寫了什麼字,再講字的內涵,然後日本人為什麼這樣寫,寫了有什麼意思…。
她聽得津津有味,不時急切地接著我的話,問我她的理解對不對?
"哎~"她的嘆息像是自憐,又如心滿意足。推了兩下拖把,她抬起頭對我說:"我一個文盲似的,天天瞧不出意思。"我微笑著回答:"書法嘛,和平常寫的字不大一樣。"
"哎哎,我不但是個文盲,還是個美盲,老師您掃了我的美盲啊!"
好說好說。(我沒透露自己的職業啊。)
""需要被提醒和教養、練習。""不只是"好看""漂亮",是內外兼俱的情感調和,以及欣賞萬事萬物的心情思緒。視而見、見而知、知而樂在其中─我提出的"文圖學"(Text and Image Studies)觀點,發起組織的"文圖學會"(Text and Image Studies Society)團體,便是願意提供更多元的研究視角,並普及於公眾。
我常說,當今是有史以來最容易接觸各種視覺類型的時代,互聯網有海量的動靜態圖像任隨我們瀏覽。美術館和博物館有的歡迎免費參觀;有的大方公開藏品的圖像檔案。公共場所常設置裝飾藝術品,商業設計常見匠心巧意…。我們"視而見"的機會層出不窮,但是"見而知"卻未必面面俱到,我期許自己能做的,是讓分享無界限,比如,在機場的貴賓室。
結束在印地安那大學的學術會議趕回新加坡,上課,以及參加我主編的《東張西望:文圖學與亞洲視界》新書發布會。這是2014年起我在南洋理工大學舉辦的第五個國際學術研討會成果;也是執行台灣教育部"台灣研究講座計畫"的論文合集。由衷感謝所有參與的老師和同學,誠邀朋友們在112日下午兩點半,國家圖書館16樓,聆聽文圖學會副會長蔡佳敏主講《文圖學的桃花源:二十一世紀的教學新視界》。

2019年11月2日,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



2019/10/31

東張西望看世界


2018年,上海。我從旅店漫步到外灘,看21世紀的「江行初雪」。迷茫的遠方是一幅灰白的畫面,此岸人聲喧嘩,紅男綠女,爭相讓雪景做為背景陪襯。我轉身走回鬧市,想找個茶館歇息。
推門後迎接我的,是穿著像日本女僕咖啡屋服飾的妙齡女子,方才從玻璃窗外看見的啜飲客人,原來是在等候理髮和陪伴同行。室內的暖氣很快讓我放棄再尋去處的念頭,但我沒有很多時間等,我說。女子眨著她長長的假睫毛,告訴我可以請店裡頂級的設計師某老師來服務,立即坐上美容椅。
某老師染了一頭灰黃的短髮,若不看他略帶嬰兒肥的臉龐,會以為是個頭髮褪色的中年大叔。話題就從頭開始,他說:"年輕人想染灰,年紀大的才染黑。"
我說:"黑頭髮遲早會變灰,年輕人想顯老嗎?"
他笑著搖搖頭:"這您就不理解啦!顏值是正道呀!"
來自徐州附近的小城鎮,某老師說自己很早就"覺悟"了。這世間人人都看臉,臉不能天天整,頭髮可以!自己的頭髮整不夠,還能戴假髮,生意好得很!
我的風衣帽子周圍吹進雪後的寒氣,脖子涼颼颼。華燈已上,約莫一年前,我在學術報告中談"看臉時代",電腦簡報前指手畫腳;這位髮型設計師一針見血,樂於為世間製造"美的風景"。我呢,願提醒人們睜開"美的眼睛"
"美的眼睛"東張西望看世界,是本書的核心旨趣。本書收錄的16篇文章,基於20171215日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召開的"文圖學.文化交流:台灣與東亞的多元對話國際學術論壇"發表的論文。這是我在南洋理工大學主持舉辦的第五次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471920日,我邀請了15位學者,在"學與思:國際漢學研討會"中分享研究心得,並安排研究生個別採訪,撰寫學者的養成歷程、甘苦感懷,附上學者的人生座右銘,整理編輯成《學術金針度與人》一書,2015年由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室出版。
201581112日,和美國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合辦"中國古代女性與創意國際學術研討會",集中探討中國古代女性在文學傳統、歷史著作、女書文化各方面的創意,以及列女、藝妓、鬼魅等形象。
20151216日,與台灣大學文學院合辦「多元觀照下的21世紀人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在Ronald Egan教授的主題演講之後,分成三個會場同時進行,研究範圍包括:「新華文壇」、「跨域詩歌」、「小說研究」、「新馬文學」、「中古文史」、「中外交流」、「文化傳播與接受」、「南洋文教」、「東亞儒學」、「東亞宗教」、「日本語言與文學」、「日本文獻」等12個主題。
2016128日,與韓國高麗大學合辦"2016年新加坡─韓國青年學者華文文化國際學術論壇"34篇論文的作者大多數為在讀碩博士研究生,討論主題包括語言學、文獻學、古代與現當代文學、南洋研究等等。
"文圖學.文化交流:台灣與東亞的多元對話國際學術論壇"與台灣大學、韓國外國語大學合辦。為了開拓研究風氣,鼓勵學術新力,在籌備論壇的過程中,除了特別邀請國際學者蒞臨,包括中央研究院石守謙院士惠予主題演講、台灣大學黃美娥教授、韓國外國語大學林大根教授、日本東京大學板倉聖哲教授、江蘇師範大學王艷芳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陳濤博士等,還公開徵稿,收到了來自台灣、香港、澳門、中國大陸、馬來西亞、義大利、新西蘭,加拿大以及新加坡本地的80多位青年學者的積極參與。會務組經過層層篩選和評估,最後擇取20餘位前來發表。除了主題演講,論壇共宣讀40篇論文,議題豐富精彩,涵蓋東亞及台灣、新加坡的文學、書畫、漫畫、繪本、電影、電視劇、建築、翻譯、物質文化、傳播與交流等等領域,進行了跨學科和跨文化的激發與互動。
論壇結束後,再次向發表論文的學者徵求出版,結集為本書。本書分為二卷,卷一從美術史、文圖學、物質文化的角度;卷二則以台灣文學、東亞文化交流和學術研究史為主。本書名為"東張西望",強調"觀看"的態度,"觀看"概括許多的視覺活動─欣賞、品鑑、閱讀、瀏覽……,視覺活動的觀看方式和對象不同,產生不同的回響、感受和變異,將這些回響、感受和變異記錄為文字或圖像、器物,於是創製了各種類型的"文本"
自從2014年在"學與思:國際漢學研討會"中歸納、反思及總結個人過去十餘年的研究成果,提出"文圖學"(Text and Image Studies)的概念以來,不斷深化和檢討文圖學的內涵和適用範圍。我一方面在大學本科開設文圖學相關課程,為研究生設置"文圖學與東亞文化交流"研討課,受邀於美國斯坦福大學合作講授文圖學;另一方面,在兩岸三地、新加坡、日本、韓國的高校、美術館、圖書館、國際學術會議等場合介紹文圖學的理論與應用,通過提疑而修正文圖學的界說。今年5月,我受邀於中國人民大學的學術前沿講座連續五講文圖學,更是打磨完善文圖學方法的絕佳時機。
本書最末附有拙文〈文圖學—學術升級新視界〉(原刊《當代文壇》2018年第4),是我現階段的構想,仍有調整的空間,請方家不吝指教。做為本書的書名關鍵詞,"文本""圖像"組合成的"文圖學"論點,具有當代"看臉""虛擬""價值觀衝擊"的研究意義,尤其益於輔助處理過去較少被關注和深入探析的漫畫、繪本、廣告等等。必須補充說明的是:"文圖學"是在既有的藝術史、圖像學、視覺文化的研究基礎之上的"升級"而非絕對的"取代""升級"的概念源自電腦運作程式,有的新功能和新算法如果不升級便很難/不能操作,升級後的系統處理舊文件/問題往往生出新畫面和新意思,這是文圖學研究的收穫和樂趣。話說回來,假使學者認為自己的研究方法已經充分足夠解決問題,"升級"與否在於個人的選擇。
除了在學院裡,"文圖學"也面向社會。20171218日經新加坡政府核可成立的"文圖學會"(Text and Image Studies Society),透過藝術導覽、公開演講、好書閱讀等活動,將校園裡的研究成果深入淺出地和大眾分享,希望人人能睜開滋潤生活的"美的眼睛"
本書的另一個關鍵詞是"亞洲",包括東北亞和東南亞。亞洲是地球上面積最大的一洲。2016年統計,亞洲人口有44.63億,佔世界總人口約60.5%。亞洲雖大,卻獲得不能相比的學術重視,仍有待廣闊的研究。我在拙著《感觀東亞》(台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4年出版)裡抒發了"和風.韓流、東亞心"的情懷,聊備一格。本書的作者群立足亞洲,關懷台灣、韓國、新加坡、香港、東亞文化交流;就讀上海外國語大學的Sara Nasini博士則從意大利的方向往復於台灣文學的翻譯研究,真格是"東張西望"啊!
本書為執行台灣教育部"台灣研究講座計畫"的成果之一。由衷感謝南洋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多年資助我舉辦了至今五次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人文學院陸鏡光院長的支持和勉勵,推動順利實現本計畫的構想。計畫執行祕書,也是本書的執行編輯孔令俐女士隨我修讀碩士,畢業後繼續深造博士課程,一邊準備學位論文,一邊為本計畫和本書勞心勞力,銘感五內。論壇當天協助會務的同學們個個認真負責,展現了高昂的團隊精神。和八方文化創作室合作多年,這次的主要負責編輯盛耿捷先生是青年材俊,專業而細緻,更為提升本書的品質,謹此一併致謝。
還在東張西望嗎?每一個十字路口,"正道"在腳下,向前方。

─序於新加坡,2019721


衣若芬主編:《東張西望:文圖學與亞洲視界》(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室,2019)
ISBN:978-981-12-0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