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7

信騷擾




網絡時代,我們是更緊密溝通?還是更裹足不前呢?
一位剛來新加坡工作不久的友人問我:「妳都是怎樣和人聯絡呢?」
「沒有特別的方式呀。」我回答:「網路、電話…很少寫信─還有什麼?」
她說準備拜訪素未謀面的客戶,同事提醒她,應該先寫電郵。寫電郵打招呼才不打擾對方,對方看了電郵,自行決定是否回覆。如果對方不想和你見面,用電郵拒絕比較不尷尬。
結果她收到了對方善意的電郵回覆。接下來,約定拜訪的時間和地點。
「我來來往往寫了二十多封電郵和對方商量會面的時間和地點,光談吃飯還是喝茶?誰請客?在哪裡?花了兩天時間。」她搖搖頭。
我納悶:「怎麼那麼麻煩?一通電話不就得了?」
我們約在地鐵站見面,打算同乘地鐵去市區,隨興走逛,看到可以好好坐下來聊天的餐廳就進去休息吃喝,像我們在台北時一樣。
環顧四周,地鐵月台上候車的乘客幾乎都在滑動手機螢幕,大家都忙著和「外界」連結。
友人一邊檢查她的手機,頭也不抬地說:「直接打電話約?我不知道對方的電話號碼呀!」
我也搖頭,說:「妳怎麼不問對方?」
「我沒見過對方,沒有他的名片嘛!」她把手機收回皮包,對我露出一副「妳真沒常識」的表情。
「既然寫了那麼多電郵,對方也願意見妳了,妳何不問他電話?非要等見面,等他給你名片?」又不是初入社會,行業生手,我的友人換了工作國度,竟然變得畏畏縮縮。
「這難道不是入境隨俗嗎?」她理直氣壯起來。
我沈心一想,好像也對,我的日常工作裡,寫電郵比打電話多得多。即使是同事,也很少拿起電話就談事情。通常先寫電郵,或是傳手機簡訊,然後約打電話或見面的時間─這難道是我徹底「入境隨俗」了?還是,這是資訊網絡發達時代的普遍新「禮數」?
直接打電話會「打擾」對方。打手機的話,更要先問對方「是否方便講話」。
我有時想:這不是廢話嗎?不方便講電話時幹嘛接聽?嫌電話干擾時幹嘛不關機?不受歡迎的電郵,不也算「信騷擾」嗎?搞了半天,到底省了時,或是多了事?
現代人的焦慮之一,是擔心「錯失」、「漏接」某一通重要的電話,所以電話機上會顯示電話號碼。現代人的矛盾之一,是維護個人隱私,不願意讓不相干的人曉得自己的電話號碼,也不願意接聽「未顯示來電號碼」、「來電號碼不認得」的電話─糾纏哪,該「過濾」?該「放懷」?
不只電話號碼保密,有的人也不輕易透露電郵地址,就像電話有公務用、私人用,電郵地址也有好幾個,區隔不同的往來對象。不管哪個電郵地址,都免不了廣告甚至詐騙的「信騷擾」,像我近日頻頻收到自稱美國國稅局(IRS)的退稅通知,不勝其煩。
「先電郵,再電話」的行動前提是:電郵應該「使命必達」。
可是電郵不像電話,怎知對方是否收到了呢?
於是電郵系統設置了傳送和接收的確認回條,有的收信人會回覆確認。還有的人設置電郵「自動回覆」內容,告訴你他暫時無法及時回信,比如休假中、出差中。
如果對方收到了,不回覆,是否就表示他不想理睬你呢?
過去學者研究的「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指出任何不認識的兩個人,可經由其他6個人連結出某種關係。近年來,這個理論被社交平台facebook突破,把6個人的距離縮短為4.7個人。Facebook還設置了瀏覽記錄的功能,讓發送訊息的人能夠得知對方何時讀過這則留言。
因此,當我透過facebook邀約某專家參與活動,過了半個月,一直沒有收到回覆時,我天天揣度,要不要再發一次?既然記錄顯示他讀取的時間,對方沒回應,我再寄的話,會不會變成「騷擾」呢?
這麼左思右想,覺得禮貌上仍然應該把這個邀約「了結」,所以再寫了訊息。沒想到,對方竟然回覆說,早就答應了活動!而我卻沒有收到,渾然不知。但是活動策畫已經由於「沒邀請到專家」不得不轉移了方向,我也唯有徒呼負負,責怪自己太過依賴信任facebook了。
台灣作家王文興先生一向用傳真機聯絡溝通,這大概是最能避免「信騷擾」的方式了。我告訴友人,她吐吐舌頭,說:「這樣的筆談,可真是頂極呀!」

(2013年4月21日,新加坡《聯合早報》)

1 則留言:

Almighty Demiurge 提到...

打電話比較直接,寫電子郵件就少了尷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