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1

請擺正江心鏡 Please display the Yanxin Mirror correctly

 

江心镜的正确摆置示范(衣若芬摄制调整)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收藏有唐代沉船黑石號(Batu Hitam)的出水文物,其中銅鏡共有29面,最為吸引人而且面積最大(直徑21公分)的,要屬“江心鏡”。

“江心鏡”又稱為“水心鏡”,1998年在印尼勿裡洞島(Belitung Island)海域發現黑石號阿拉伯沈船之前,江心鏡是史料、小說和詩詞裡的神奇銅鏡,難以想像它的樣貌。類似的銅鏡,比如日本池田莊太郎收藏的山水禽獸文鏡 (又名“海磯鏡”),以及美國西雅圖美術館的青銅山水圖鏡,在接近鏡心的周圍有“江中五日”字樣,被認為就是江心鏡。

每次去亞洲文明博物館,都會特地站在江心鏡前面,歪頭斜腦,想看個明白。解說牌寫著,鏡上的銘文是唐乾元元年戊戌十一月廿九日於揚州揚子江心百鍊造成,我拿手機當放大鏡,終於在右下角找到“唐”字,逐字往右上方讀,發現“揚州”寫作“楊州”。

帶銘文的文物一般按照字意讀取順序展示,也就是“唐”字置於觀者視線的正上方,從右而左,逆時針方向圍繞一圈。我把拍攝的照片後續轉換圖像角度,確定江心鏡的紋樣佈置,知道鏡面的八卦序列是周文王後天八卦圖,其中幾個卦和現在通行的畫法有出入;中央部分的四靈瑞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也和本該相應的卦位置偏離。

怎麼會這樣?

大部分的研究者把黑石號定位為商船,所有的承載物品都是商品,所以想當然地推斷這面江心鏡是製作不夠嚴謹而出現錯誤。我想,請博物館先擺正江心鏡,好好斟酌吧。

博物館為什麼會把簡單的銘文倒著展覽呢?你看,正對觀者上方的,是一隻像烏龜的瑞獸,叫做“玄武”,玄武代表北方,北上南下,不就應該這樣看嗎?

其實不是的。在明代以前的中國地圖,指示方位還不一致,大部分和文王後天八卦圖一樣,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一種見解是“天子南面”,也就是天子坐北朝南,他的前面是南方,於是地圖畫成上南下北。還有的認為中國北方是外族,“外”應該居於中國之 “下”,因此上南下北。總之,按照唐代地理概念和文王後天八卦圖,江心鏡都是代表南方的朱雀鳥置於上方。

擺正了江心鏡,我們來看“唐”字下面對應的是離卦,逆時針方向接著是巽、震、艮、坎、乾、兌、坤卦。但是江心鏡的巽、震、艮、兌四個卦的陰爻和陽爻的排列不一樣。比如巽卦和兌卦是相反的一對,巽卦是陰爻上面兩個陽爻;兌卦是兩個陽爻上面一個陰爻。江心鏡的巽卦和兌卦剛好對反,震卦和艮卦也剛好對反,這是一種“低級錯誤”嗎?

在北宋徽宗敕撰,王黼編纂的《宣和博古圖錄》,我查到唐代八卦鐵鑒的圖像,八卦圖的畫法和江心鏡一樣。鐵鑒是鐵制的鏡子,銅鏡則是銅、錫、鉛的合金。可以說,江心鏡的八卦畫法是唐代的樣式,而我們現在通行的文王八卦圖是宋代朱熹在《周易本義》的範例。八卦的順序和方位的關係早見於《周易·說卦傳》,在清華大學的戰國竹簡《筮法》八卦圖也看到和唐代樣式相同概念的畫法,這兩者的差別在於視角的方向。

宋代以前,八卦圖是從外向圓心看;宋代的八卦圖是從圓心向外看。八卦鏡流行於唐代江南,延續到宋金時代,我們從江心鏡的例子正可以幫助判斷一些八卦鏡的朝代。至於近十年四川廣漢民間收藏的所謂“伏羲八卦”玉器的疑點也能夠迎刃而解。

江心鏡擺正了,明白那上面的八卦圖並沒有畫錯,下次我們再來瞧瞧那四個偏離卦位的神獸為什麼不“安分”。

 

请注意:本文附的照片不是博物馆陈列的样子,是我拍摄后调整成的正确摆法。只調整了陳列的角度,沒有改變文物本身。)


2023211,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


衣若芬陪你看黑石號沉船文物,回到白居易的時空





 



2023/01/28

生肖到底怎麼算? How to Count Zodiac?

 


我在《陪你去看蘇東坡》裡談到蘇東坡生於北宋仁宗景祐三年農曆十二月十九日,換算成陽曆是西元103718日,生肖屬鼠。讀者私訊我,說我寫錯了,西元1037年生的人,生肖應該屬牛。

回覆他說,十二生肖看的是陰曆。他傳給我一個講民俗算命的網址,那裡說蘇東坡屬牛,而且是“火牛”。

為蘇東坡“打假”的文章和演講,我做了一些,像這種一般常識的誤謬,不大想再糾錯。

去年年底在臺北,被問到何時返新加坡,我說:“過了年就要回去上課。”

“還有一個月……”他說。

我才注意到,我說的“過年”不是農曆新年。

日本友人說:“你們華人真幸福,可以過兩次年,來不及前一年年底寄出的賀年片,到了新年一月再寄也不失禮。”日本雖然早已經不過農曆新年,民間仍然保留十二生肖紀年的習慣,出售印有2023年兔子圖案的賀卡和郵票。

在互聯網的時空,日子似乎過得特別快;尤其過去幾乎不“祝福”的節日,近年也頻頻收到賀詞,什麼“今日芒種”、“清明節快樂”呀?更“過分”的一次,是在去年,我正在逛美術館,手機傳來“慶祝勞動節”的圖片今天是51日?我這時應該在網上主講世界書香日的《倍萬自愛:學著蘇東坡愛自己,享受快意人生》導讀分享,怎麼忘了!

我嚇出滿頭汗,連忙走出美術館。我的檔案都在家裡,現在趕回家……

拿著手機的右手微微發抖先打電話給誰呢?

滑開手機,瞧見畫面上的日期—430日!

真想“拉黑”那個傢伙!

辭舊迎新,早早就收到“2023兔飛猛進”、“兔然發財”的哏圖,耶誕節才剛過。不是日本人,就別在陽曆新年更替生肖吧。

學生問我:“新的生肖年究竟是看農曆新年還是立春?”

一些“好古者”振振有詞,主張立春才是一年之始,十二生肖既然搭配了天干地支,比如兔屬卯,24日立春那天才進入癸卯兔年,在那之前出生的寶寶還是屬虎。這個疑惑好像年年都見人討論,莫衷一是。

先說結論:大年初一生肖更替,和立春沒有關係,這是兩個曆法系統。古來的農民曆(又叫黃/皇曆、通書、通勝)兼採依照月亮運行的陰曆(農曆),以及地球和太陽對應關係的陽曆。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是陰曆節日。立春、清明、冬至等,根據的是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黃道面)劃分為二十四等分,配合四季而成的二十四節氣。

大年初一和立春的日期有時很接近或是同一天,所以有“元日立春”的詩詞。例如辛棄疾有《蝶戀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間作》,那年是西元1188年,大年初一是128日,正是立春。蘇東坡的《元日過丹陽,明日立春,寄魯元翰》,寫於西元1074129,那天是元日,也是立春。

既然元日和立春是兩個曆法系統,網上說今年是“雙春年”,也就是有兩個立春,是混合了陰曆和陽曆,其實不成立。連帶的,說雙春年隱含離婚,所以是不適合結婚的孤鸞年,大家也別放在心上。相反的,從邵雍《皇極經世書》推衍出的癸卯值年卦“家人”,家人卦的《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我胡思亂想,今年或許正是經歷亂象之後回歸家庭和成立新家的好時機呢。

今年是你的“本命年”嗎?生肖和性格、命運有關嗎?黃啟方教授統計中國歷史上生年可考的251位帝王,其中29位屬兔,人數最多,包括劉秀、曹丕、明朝嘉靖皇帝、清朝乾隆皇帝。在《你不懂其實很有哏的生肖:文學與歷史形塑下的十二靈獸》書裡,還有更多有趣的內容。

下次如果有人再說蘇東坡屬牛,我要說他是大笨牛。再搞不清楚生肖怎麼算,請看中國政府2017年發佈的官方標準《農曆的編算和頒行》。

 

2023128,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


 本文有修改,此爲完整版





2023/01/14

娃娃車上的毛小孩A Fur Baby Sits in the Pram

 

12.5%的人希望成爲貓(衣若芬攝)

隆冬的臺北清晨,我走出社區大門,才感到9度的冷空氣中細微如霰的雨絲。拉起夾克的帽子套住頭,被一陣強風吹開帽子,我使勁讓帽子套回頭上,再把拉鍊關到下巴,這下可牢靠了,臉頰也包覆住大半。

能勾引我起早散步的,只有那熱鍋裡滾燙燙的豆漿和烤爐裡香噴噴的燒餅在十字路口,和我一起望著號誌燈停步的,只有一位中年婦女和她的娃娃車。

我稍稍低頭,瞧了瞧車上白膨膨羽絨服的

“汪汪!”

白膨膨羽絨服裡探出毛茸茸的小臉,我往後退了兩步!

婦人把娃娃車的塑膠雨篷拉嚴,看了我一眼,過馬路去了。

我隨在她身後,是什麼勾引她起早散步的呢?

2021年,臺灣的貓狗數量據統計有295萬隻,首次超過15歲以下的人口283萬。都說少子化情形嚴重,2022年底在臺灣的三場演講後,都聽到任教大學的同行感歎招生困難,有的系被整並;有的不得不暫停或是直接關閉。可以理解不婚不子的諸多現實原因,沒想到“毛小孩”竟然那樣受歡迎。

有感於動物陪伴的重要性,臺灣文學館在20218月推出了《友直友諒友多毛─阿貓阿狗的文學史特展》。2022年則擴大關涉動物的範圍和深入的思考,展覽名稱《成為人以外的─臺灣動物文學特展》,便提舉出人類和動物的“相對”又可能“互換”的曖昧關係。

特地南下參觀《成為人以外》的展覽,承蒙林巾力館長接待,策劃執行羅聿倫小姐導覽,讓我從歷史的縱深觀察動物在臺灣的處境:清朝和日治時期,動物作為農耕和交通工具。進入工業化社會,動物成為田園牧歌的記憶和異化的商品;馬戲團表演的視覺奇觀,曾經帶給大眾歡快娛樂。隨著環保意識普及,瀕臨絕種的動物促使人們以行動關懷,卻也引發稀罕動物的奢侈消費甚至於走私偷盜。

除了漢人文化,展覽也包含原住民的動物神話和狩獵習俗,“護生”和“祭靈”的輿論爭議。還有香港文學裡被壓抑的人與動物、馬華文學中“反抗”的自然,在在顯示“人以外的”多樣議題。

文學作品是動物書寫的載體,繪本、電影、藝術創作和動物語言翻譯等等,呈現了不同視角和媒介的關懷。展場裡結合宏觀的流覽和細部的閱讀,目不暇給。原來,“後人類時代的世界生態如此迅速地演化,我們就身處其中。

我臨時起興,請聿倫入鏡,介紹展品,分享到我的YouTube頻道。她大方且流暢地侃侃而談,推薦展場入口第一件設計,是三個電視螢幕,上面有貓、狗和海龜的動畫影像和文學摘句。觀眾靠近螢幕,感應器會捕捉觀眾的動態,結合到動畫影像,彷彿觀眾化身為動物,換位思考作為動物的種種模樣。

不僅“換位”,展覽還讓觀眾投選“如果可以成為人以外的,我想成為”。20221220日,我看到的票選結果是:5426票中,最高的680票想成為貓,占12.5%呢。

過去我們是寵物的主人,如今很多人自稱是汪星人、喵星人的“鏟屎官”乃至“鏟屎奴”。中國MobTech袤博科技Mob研究院近期發佈的《2022年中國寵物消費洞察報告》指出,2022年中國貓狗數量已經達到1.1億隻。根據2021年中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零到14歲的人口是253383938人,至少還是貓狗的雙倍多。寵物經濟的市場規模直逼2500億人民幣,的確是一塊持續增長的大餅。為了安撫、治癒、排遣孤獨,我們越來越捨得情緒消費。

就在我被娃娃車上的毛小孩嚇到的第二天,我依然為了豆漿燒餅不畏風寒。同樣的路口,娃娃車裡 “蠕動”的白膨膨羽絨服突然轉頭露出對我微笑的臉!我又倒退了兩步呀!早安啊!

推娃娃車的年輕婦人點頭回應我:“早安!”

我隨著她過馬路,突然很想快步到街對岸,再看一眼她的面容,和那張沒有毛的紅臉蛋。

 

2023114,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





2023/01/12

一期一會蘭千山舘 One Encounter, One Chance, Lanqian Shanguan Collection (Video ...


玩过AI生成诗,图像,音乐,今天来玩影音生成

我將文章輸入,AI 自動生成語音和影片,沒有修改,純粹好玩,看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能夠生成什麽...

#AI

#Justfor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