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9

衣若芬:新漢文化圈的預言


如果重视「新汉文化圈」是一种回归,或是二十多年前汪德迈对东亚新世界的预言,放眼全球「汉语热」的现状,或许能够让我们冷静地继续观察。在各国的主体意识和结盟需求的考量下,两百年前救命的汉字,日本学者子安宣邦教授形容的「不可避的他者」,正考验着原来「汉字文化圈」领导人的远见与智慧,被汪德迈划入「新汉文化圈」的新加坡,也是其中之一。

我是衣若芬,为您读我的文章〈新汉文化圈的预言〉,用这篇文章来纪念和感谢法国汉学家汪德迈(Léon Vandermeersch, 1928-2021)教授,选自我的书《感观东亚》

#有此衣說

衣若芬的2021年-I Lofen in 2021


2021,倍萬自愛
2022,暢叙幽情

2021年,世界仍為新冠病毒疫情掙扎抵抗。我注射了三劑疫苗,終於破除阻礙,睽違兩年,回台灣探親。往返前後,共隔離和自我健康管理35天,做了7次核酸檢測,真正能自由行動只有3天。 今年在台北和北京出版了三本書: 1.《倍萬自愛:學著蘇東坡愛自己,享受快意人生》,臺北:有鹿文化。 2.《四方雲集:台.港.中.新的繪本漫畫文圖學》,中大出版社,遠流文化。 3.《陪你去看蘇東坡》簡體字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 1.衣若芬:〈《清翁方綱題李東陽像羅聘補竹》圖考〉,《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21年第1期(3月),頁150-160。 2.衣若芬:〈行雲流水─蘇軾《答謝民師論文帖卷》研究〉,東英壽主編:《唐宋八大家の探究》(日本福岡:有限會社花書院,2021年),頁131-146。 1.衣若芬:〈文圖學與人工智能合成詩〉,南京論壇(南京大學,2021年12月11-12日) 2.衣若芬:〈上海博物館藏《六君子圖》的文圖學意涵〉,海上千年書畫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海博物館,2021年9月16-18日) 3.衣若芬:〈幸福青春夢:1880年代至1960年代新加坡華文報紙廣告中的愛與性〉,2021臺灣與東亞的文本.圖像.視聽文化國際學術論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2021年6月25-26日) 4.衣若芬:〈用繪本激活古代經典:一個文圖學研究的實例〉,論道稷下:新材料、新方向下的中國古代文化研究(山東大學,2021年1月8日) ** 17場線上講座 12月17日,吉林大學:衣若芬文圖學五講「圖像.形象.意象:當中國古代書畫遇見文圖學」之五「蘇東坡在風雨中:張大千《東坡笠屐圖》」 12月16日,吉林大學:衣若芬文圖學五講「圖像.形象.意象:當中國古代書畫遇見文圖學」之四「飄洋過海賣掉你:鄭思肖《墨蘭圖》」 12月15日,吉林大學:衣若芬文圖學五講「圖像.形象.意象:當中國古代書畫遇見文圖學」之三「出塞還是歸漢?王昭君與蔡文姬圖像的重疊與交錯」 12月14日,吉林大學:衣若芬文圖學五講「圖像.形象.意象:當中國古代書畫遇見文圖學」之二「配偶還是姐妹?《九歌圖》中的“二湘”」 12月13日,吉林大學:衣若芬文圖學五講「圖像.形象.意象:當中國古代書畫遇見文圖學」之一「為何你需要知道文圖學?」 11月14日,新加坡孫中山南洋紀念館(晚晴園):「打開衣橱說靚話:當代時尚的"三無"趨勢和消費文化」 11月7日,新加坡大專閱讀節主題演講:「文圖時代的高效閱讀」 8月29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四方雲集:臺.港.中.新的繪本漫畫文圖學》新書會 8月14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認識文圖學」 7月30日,中央大學:《四方雲集:臺.港.中.新的繪本漫畫文圖學》對話會 7月22日,東吳大學:「文圖學: 學術研究新視界」 5月29日,2021新加坡書展暨早報文學節:「《陪你去看蘇東坡》的路上風景和故事」 5月1日,2021新加坡世界書香日專題演講:「春光秋波:看見文圖學」 3月18日,華中科技大學:「魯迅錯了嗎?─從《再論雷峰塔的倒掉》談東亞八景/十景文化旅遊」 3月17日,台北大學:「行旅東亞:山水和風景」 3月12日,華中科技大學:「千年英雄蘇東坡的形象建構與當代意義」 3月11日,華中科技大學:「華人時事漫畫的初祖《時局全圖》」

2021/12/22

衣若芬主講:《蘇東坡:東亞共同的心靈印記》


衣若芬主講:《蘇東坡:東亞共同的心靈印記》

2019年3月29日,台中教育大學


2021/12/18

服妖

 


爸爸以前不讓我穿牛仔褲。

"不男不女,不三不四!"他說。

又厚又重的牛仔褲,穿起來並不舒服。我腰細臀寬,試穿時選了合腰的,扣起來剛剛好,買回家再穿一下,發現非常貼身,令人害羞的貼身。

於是再買了一件大號的上衣遮掩。第一次穿,出門前,就被爸爸逮住:"妳看看妳什麼樣子!"

我說這是牛仔褲。

爸爸說:"這是男生穿的,不學好!"

我說來不及換衣服了啦,奪門而出。

爸爸不說人打扮得醜,說"作怪!妖怪!"

他相信黃鼠狼會變成人,世界上真的有狐仙。逃難的時候,有超能力幫助他衝開城門,擠上輪船。對於不可掌控的事物,他有一套家鄉的解釋系統,用科學的眼光來看,那是陳腐的迷信,但是他安然活在那個系統裡,並且教育著我。

弟弟出生之前,我被當男孩子養,穿褲不穿裙,玩小汽車和塑膠槍,大概可以"招弟"吧?後來,我"恢復女兒身",雖然沒有穿蕾絲邊紗裙,沒有玩洋娃娃,言行舉止經常被訓斥"女孩子要有女孩子的樣子"

"性別"對爸爸那一輩的人來說是絕對固化的,"人妖"是拿來羞辱人的髒話。頭髮和衣著是判斷性別的第一外觀,因此,他特別討厭男生留長頭髮和穿花襯衫;不讓我削短頭髮和穿牛仔褲。

見多了街上穿牛仔褲的女子,我的牛仔褲"解嚴"了,反倒並不常穿牛仔褲。如果牛仔褲的精神是自由和粗獷,禁忌和壓抑才是突顯真諦的場域。趁大人沒注意,穿牛仔褲出門,心裡莫名的快感!返家以後被唸幾句,更覺得今天過得瀟灑!

在古代中國,服飾的性別倒錯不僅會遭來異樣的批評,還關涉社會安定和國家命運,稱為"服妖"。漢代興盛的天人感應觀念落實到人的身體,包括服飾。《尚書大傳.洪範五行傳》說:"貌之不恭,是謂不肅,厥咎狂,厥罰常雨,厥極惡,時則有服妖。"衣著屬於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發生災變,人的行為會失常,下雨成災,導致衣著亂象。也可以說,容易被察覺的衣著亂象和災變互為因果,是應該關注和提防的預先徵兆。怎樣關注和提防呢?就是按照衣冠制度穿著,舉凡面料、款式、材質、顏色等等,都需符合個人的階級和身份,不得僭越,尤其重視男女有別。

明朝的李樂有詩:"昨日到城郭,歸來淚滿襟。遍身女衣者,盡是讀書人。"李樂是明穆宗隆慶二年(1568)進士,他在《見聞雜記》裡記敘江南讀書人流行穿紅紫色的紗羅衣裳,口塗唇膏,臉抹面霜,感到觸目驚心,世風如此,是否暗示國之將頹?果然,後來就洪水氾濫,糧食欠收。

把朝代更迭歸咎於服妖不過是一種"後見之明",史書和筆記小說裡記載的歷代服妖現象屢見不鮮,幾乎可以視為奇特的時尚。比如現藏遼寧省博物館的《虢國夫人遊春圖》,一說畫面起首便是身著男裝的楊貴妃三姐虢國夫人。

旗袍興起之初,也被譏為服妖異類,1915年有嚴禁服妖的文告。1921 年常熟文人吳雙熱在他主編的《飯後鐘》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服妖:男女妖形怪狀,忒煞不要面皮〉,說女著旗袍、男穿彩鞋,令人作嘔。

現在,穿男裝的女性自有風情,男扮女裝的"偽娘"也早就見怪不怪了,甚至成為吸引人的網紅。每次穿牛仔褲,我都會想起在天上的爸爸,他如果看到我的牛仔褲有破洞,一定會說:"怎麼穿得像個乞丐?"

 

20211218日,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




2021/12/14

衣若芬2021年吉林大學“文圖學五講”簡介


衣若芬2021年吉林大學“文圖學五講”簡介

從吉林省博物院典藏,和曾經在長春溥儀皇宮的藏品

拆解四大謎團

1。爲何同樣畫題,圖像不同?

2。爲何圖像類似,畫題不同?

3。圖像類似,畫類類似,畫家同一人,是否有真假?

4。同一畫家,同樣畫題,圖像不同,爲何如此?


2021/12/05

衣若芬:《打开衣橱说靓话: 当代时尚的"三无"趋势和消费文化》 The “Three Nos” in the fashion trends an...


衣若芬:《打开衣橱说靓话: 当代时尚的"三无"趋势和消费文化》(精簡版) 2021年11月14日下午2點於新加坡孫中山南洋紀念館(晚晴園)線上講座 *** 回顧百餘年來的時尚服飾發展,可以觀察出"三無"的趨勢─"無季節差異"、"無年齡差異"、"無性別差異"。本講座從文圖學(Text and Image Studies)的視角,反思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全球化經濟環境中,"快時尚"和"慢時尚"、"潮牌"產業如何呼應社會變化,帶動消費者的穿著,透過穿著展現自我意識

2021/12/04

無事終了

考場外告示(衣若芬攝)


初次見他們,也是這學期的最後一次。

為了今天能見面,兩個星期盡量不出門,唯恐待過新冠病毒傳染的區域,接觸確診網絡,會被要求居家隔離,就耽誤大事了!

8月初剛開學時,還對年底解除疫情困境懷抱希望。期末考試是網上考?還是實體考?我讀了網上考試的規則,覺得挺複雜,會不會過兩個月就可以進教室上課啦?

去年的這門必修課初遇疫情,大學決定取消期末考試,我改以漸進式的書面報告代替,以為分階段寫報告能夠減緩同學們紙筆手寫考試的壓力。這些網路的“原住民”習慣電子輸入文字,紙筆手寫考試經常出現錯字,音近或是形似,難免被扣分。像湯顯祖的《牡丹亭》,變成《牧丹亭》、《杜丹亭》、《社丹亭》、《牡舟亭》、《牡丹停》…。沒想到仍有學生對於不考試心懷忐忑,在教學評量裡表示:“明年修這門課的學弟學妹,最好你們也一樣考不了試,恭喜!”

好的,今年必須考試。如常。

我每星期錄製講課內容,比去年熟練一些,重新錄製和剪接的情形比較少了;也懂得控制時間,一次上兩節課各50分鐘,我錄兩段視頻,不超出太多。視頻上傳到YouTube,學生自由觀看,每星期寫學習周記,記錄課程重點,並提出疑問。我蒐集了同學們的問題,再錄製“有此衣說回答你”的視頻,以及在教學網頁以文字回覆。算算,這學期竟然錄製了32支教材視頻,也通過文字及語音,和90位素未謀面的學生無障礙交流互動。收到同學們貼心的關懷,期盼我每周“上新”,說已經養成“收看”的習慣;或是像聽Podcast,語調舒服,原來古典文學可以這麼精彩有趣!一時令我有當YouTuber的錯覺呢。

讓同學們先小試身手,感受一下我設計考題的風格,我們進行網上期中測驗。有學生問是否要安裝什麼軟件監控,避免作弊?我主張文學是生命情感教育,是理解人和人性的重要案例來源。我發了一封電郵給所有人,題目是“你值得被信任”,我說:“崔鶯鶯不信任張生,不會兩人私會。寶玉不信任黛玉,不會坦白和分享在看的禁書。因為有愛,所以信任。你值得被信任。”

我把考題放在Google form,設定教學網頁的考題鏈接發布時間。那天,全員準時上線,通過Zoom,全程開鏡頭。學生呈交測驗答題之後,會收到確認和答題複本的電郵。提前完成的同學在留言版私訊給我,我檢查收卷無誤,便可以告退。第一次嘗試這樣的方式,供教師同行們參考。

期末考試前一週,連續聽兩天關於緊急應變處理的說明會。考生如果確診、檢測為陽性,或是接到居家隔離通知,不能到學校考試怎麼辦?改成網上考試。和考場考試同時同題,因此要在教學系統開設考題專區和視訊鏈接,設置密碼和自動公布考題的時間,另外安排監考人…。

我是單場的總監考官,一些有別以往的新規定和注意事項必須切實遵守,提前40分鐘到考場布置。15年來,第一次監考期末考試感到緊張。希望這些危機措施用不著啊!

兩個月沒有進校園,提前一個小時到達。領包裹就花去了三十分鐘。大部分的老師都和我一樣上網課,行政室的郵件包裹堆積如山,難以翻找尋覓。

搬著滿是書的包裹進電梯,才想到雨傘留在計程車裡。

幸好辦公室還有傘,走在雨中,以前熟悉的路線被封住,我繞道外環馬路,新修的廣場盡頭正在施工…。

顧不得“禁止進入”的標誌,我怕要遲到啦!我向朝我揮手驅趕的施工人員請求放行,他讓我穿過濕滑的泥沙,移開圍欄,走出工地。

“大家好!我們終於見面了!”我揮揮手。坐定的同學們有的說:“老師好!”有的也朝我揮揮手。

考場的冷氣吹得我淋濕的頭髮衣褲冰涼。我對著麥克風囑咐注意事項,放眼望去,座無虛席。

日語“無事終了”的意思,是“順利完成”。我也喜歡漢字字面的意思,逢此疫劫,若無病事掛身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2021124日,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

 

 

2021/11/20

漢字腦科學

 

创意汉字,周恩绮原创,衣若芬设计



对于不懂中文的人来说,汉字会激活的是图像处理的右脑吗?一邊看我的演講直播,有觀眾問我。

籌備了一年的新加坡大專閱讀節在116日線上開幕。作為籌備委員會主席,我錄製了開幕致辭,介紹閱讀節的各項節目,還錄製了主題演講的視頻《文圖時代的高效閱讀》。我回應了經常被問到的三個問題──書讀不完怎麼辦?看視頻接收資訊,可以代替閱讀嗎?讀中文書和讀英文書,有什麼不同?

針對“華文(漢字)閱讀”,我參考了大腦認知科學家的研究,推衍出初步的結論:比起閱讀英文,漢字閱讀激活大腦更多的區域,而且是在處理視覺信息的右腦部分。

這能夠表示漢字的獨特性,甚至“優越性”嗎?如同那位觀眾的提問,我想:對於看不懂中文的人來說,這種差異有什麼值得關注的知識點?是否可能,由於“比較費腦力”,反而更顯示學習中文很困難,加重畏懼感呢?

我發現,這些疑慮必須釐清根本的觀念:

1.       漢字是視覺文字。

2.       明白造字原理可以幫助理解和擴充識讀漢字。

3.       閱讀和書寫練習固化漢字記憶。一旦熟悉,不必刻意背新詞句。

閱讀是統合視覺、聽覺、語言能力、注意力和記憶力的複雜行為,大腦還沒有進化出專門處理閱讀的區域。通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觀察大腦被激活的部位,我們知道閱讀的過程是:

看字→圖像辨識→聲音喚起記憶→理解字義

長期以來,相對於英語之類使用拼音符號表記,漢字被稱為“表意文字”(Ideography)似乎已成常識,其實,中西都有學者反對漢字是“表意文字”,甚至認為世上不存在表意文字的說法。用文圖學的視角來看,所有的文字都是圖像,經由大腦圖像辨識而被解讀,表音文字訴諸的是視覺連結聽覺系統,一個字母一個音,串連字母為單字詞,即使不明白字義,只要知道個別字母的讀音,大致就能讀出這個字詞的音。漢字的辨識過程也是視覺連結聽覺系統,但是即使知道個別部首或偏旁的讀音,也未必能準確讀出這個字,何況明白字義。

斯坦尼斯拉斯.迪昂(Stanislas Dehaene)主張 “神經元再利用” Neuronal recycling);曾志朗認為“一腦多文”(One brain for all written languages),閱讀所有文字激活大腦的情形一致的觀點已經被突破。Donald J. Bolger的研究團隊指出:閱讀漢字的激活區域包括左前額中回區,還有右側枕下回和梭狀回/舌回(inferior occipital and fusiform/lingual gyrus)。張學新的研究團隊發現:閱讀漢字詞後大約200毫秒,會出現一種以腦頂、中部爲中心,分布廣泛且獨特的腦電波,命名為“N200”。基於“用進廢退”的生物常理,漢字閱讀和全腦開發的探索持續升溫中。

漢字是大量依賴視覺的文字,學習漢字的方式必須和學習拼音文字不同。從造字的原理入手,可以幫助記憶,比如通行的近3000個漢字,有將近45%是形聲字──字符加讀音的組合,比如我的名字裡的“芬”字,草字頭表示指植物,“分”是讀音。遇到不認識的字,“有邊讀邊”,猜中機率還是很高的!

不像英文只有1000個同音字,漢語大約有15000個同音字,像我的姓“衣”,就對應177個同音字(含不同調),漢字拼音化還不如直接識字。掌握了基本的識字和造詞規律,漢語的音節和詞組相對簡單。知道“南”指方位,“洋”指大海,“南洋”的意思就容易懂了。

我教文圖學課的作業之一,是讓同學們做當代倉頡,造新的漢字,包括字形、發音和例句。你看,這位同學把笑中帶淚的繪文字製成“笑加上哭”的新字,是不是很有創意呢?

 

20211120日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


2021/11/11

衣若芬 掬水月在手


上葉嘉瑩老師的課,感受她活成一首詩的人生

2021/11/07

衣若芬:文图时代的高效阅读


2021年新加坡大專閱讀節開幕演講 *** 除了努力,你更需要的是方法! 花45分鐘節省你未來浪費的更多時間 我回應經常被詢問的三個問題: 1. 書讀不完,怎麽辦? 2. 看網頁和視頻比較快,可以代替讀書嗎? 3. 看中文書和英文書有什麽差別?

掬水月在手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有此衣說
衣若芬讀給你聽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

想像你和1300年前的唐朝詩人于良史一樣,受到美好的春光召喚,到山裡尋幽訪勝,遊覽欣賞,不知不覺月上東方,才想到了該回家了!你害怕嗎?山裡夜晚會不會出現野獸?你走到溪邊,雙手捧起清水,月光搖晃在你的掌間。夜色中你穿過樹叢,撫弄花朵,那香氣薫滿你的衣裳。你怎麼像陶淵明《桃花源記》裡的漁人一樣,興致一來,就忘了路的遠近呢?因為捨不得這春天的芳草鮮花呀!這時,寺院的鐘咣~咣~,你望向聲音響起的南方,那濃密的青綠深處,應該就是樓台了,要不要往那裡走去?

這山裡的奇妙經驗,于良史寫成了《春山夜月》這首詩。注意到了嗎?不是“月夜”,是“夜月“哦。整首詩裡,雖然“月”字只出現了一次,卻始終陪伴著在山裡夜遊的人。無論你是困惑、迷茫、畏懼、興奮,抬頭見月,它給你安慰的力量。

這一生,找到如月般的安慰力量,朝著聲響的方向走去吧!

我看葉嘉瑩老師的紀錄片,重讀于良史的《春山夜月》,好像明白了影片題目叫做《掬水月在手》的涵義。

說起來,我本來算是葉老師的“再傳弟子”。上方瑜老師的課,經常聽到她提及她受業於葉老師,葉老師不但講詩詞精彩動人,能創作、能研究,活著也像一首曲折婉轉的詩…。還在“白色恐怖”時期的台灣,由於師丈曾經被拘為 “政治犯”,葉老師也遭牢獄之災。後來她從美國、加拿大去大陸講學,被扣上“通匪”的罪名,影響她的著作流傳。

1990年代,台灣解嚴,神祕而高遠的葉老師終於可以回到台灣大學,即使我已經是研究生,不能選修葉老師的課,還是硬擠進爆滿的教室,厚著臉皮和學弟學妹們搶座位,親身接近,做葉老師的弟子。讀葉老師用西方文學理論講唐宋詞,思想大開。用心理學精神分析談中國古典小說,我在葉慶炳老師的課上討論過;沒想到文化符號也可以對應傳統詩詞。

上葉嘉瑩老師的課,記筆記是考驗國學程度的一大難事。老師腹笥飽滿,詩詞典故張口如汪洋大海,有時我寫了幾個字,便無以為繼。老師又好“跑野馬”,上天下地,旁徵博引,十萬八千里的野馬跑下來,我只有放棄追逐,停筆靜聽,未嘗不是一大享受!

我擔任過系學會會長,帶領同學參加過全台灣的大學中文系聯合詩詞吟唱比賽,自己也穿起改良版的漢服獻唱,對詩詞吟唱並不陌生。一次葉嘉瑩老師說到吟誦,詩詞的音律之美,要靠聲音表現。她突然變得很害羞,問我們要不要聽她示範?

大家當然熱烈鼓掌!葉老師要我們別盯著她看,她拿著講義的紙張半掩著臉,輕柔地吟誦……忘了那天吟誦的作品,最深刻的印象,是她堅毅的外表,內裡是只有文學才能觸及的純真靈魂。

後來我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有一年請葉老師來演講,她被熱情的接機人群簇擁歡迎,等到辦理旅店入住,才發現放證件的隨身皮包不知被誰接手……我急忙打電話給桃園國際機場“追查”,幸好第二天找回了。

觀賞《掬水月在手》電影對觀眾有一定的難度,陳傳興導演的影像敘事方式向來富含個人特色。不甘於直線訴說主人翁的生命軌跡,穿插了古人和葉老師的詩詞,時而搭配佐藤聰明譜寫的杜甫《秋興八首》和吟唱,情緒沈鬰厚實。試圖用“四合院”的空間結構來講述時間,從大門、脈房、內院、庭院到西廂房,最後第6段沒有標題。

難歸難,觀影仍有意趣。葉老師說過:“我們中國的古典詩詞有這麽多美好的東西,我有責任把它傳承到下一代,如果我不能把這些美好的東西傳給下一代,我上對不起古人,下對不起來者。這也是我奉行的信念

放開心思,也許你本只是想掬水,雙掌捧起水,卻在逐漸滲漏出指縫之際,看到了映照的文學輝光。倒過來看,月在你手,只待你掬水一探。

 

2021116日,新加坡《聯合早報》 “上善若水”專欄


2021/11/01

「大专阅读节」衣若芬博士 《文图时代的高效阅读》


今年新加坡大專閱讀節我的主題演講《文圖時代的高效閱讀》回應經常被詢問的三個問題:
1. 書讀不完,怎麽辦?
2. 看網頁和視頻比較快,可以代替讀書嗎?
3. 看中文書和英文書有什麽差別?

11月7日下午2:30 YouTube首播
#新加坡大专阅读节
#有此衣說


2021/10/26

衣若芬《陪你去看蘇東坡》


衣若芬《陪你去看苏东坡》

繁体字版:台北有鹿文化,20204

简体字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10

***

博客来年度华文创作畅销书第11

新加坡《联合早报》2020年十大好书选

《联合早报》评审意见(综合)

成功让看似枯燥的研究类作品变得有趣、多层次。

本书结合作家本身的文学身份及学者身份,深入浅出分享苏东坡点滴,加之原文对照,能够吸引新读者认识古代人物,面面俱到。


2021/10/23

師寶

 

2021年南洋理工大學畢業紀念牌(衣若芬攝)


比往年推遲了兩個月,幸而今年的畢業典禮終於能夠實體進行。畢竟,這是極具紀念意義的儀式。雖然已經取得學位證書,典禮的程序─穿上學士袍、戴上方帽、走上禮堂的舞台、從師長手中獲頒畢業證書的外封套、拍一張合影…完成這些,才彷彿有“脫離學生身份”的確實感。

疫情發生之前,每一屆的南大中文系畢業生都會在古蹟建築華裔館前和老師們拍全班團體照,近兩年取消了。只要我沒有出國,都會參加合影,進入禮堂為每一位畢業生鼓掌慶賀。假使錯過畢業典禮,受我指導寫論文的學生,自稱“衣門子弟”,也會約時間和我補拍“衣門年度影集”。

人生很多事,不是後悔做過,而是遺憾錯過。

學生和觀禮的家長友人做了檢測,手臂貼著合格的藍色圓貼紙;老師們提出注射兩劑疫苗的證明,獲准參加。我套上我笑稱如台灣黑熊,黑袍加V字白前襟的台大博士袍,依著禮樂的節奏進場,登上禮堂舞台,在座位前站定,新加坡國歌響起。

中文系和哲學系同場,台下學生彼此間隔而坐。依唱名上台,略去和師長握手的禮節,想到去年網上的虛擬畢業典禮,同學們說,還是很開心滿足!

問他們畢業的感覺,有人長噓了一口氣,幾個月沒進校園,加上之前的網路上課,環境變得陌生了。大多數都已經就業,開始懷念上我的課的情景,感謝我在最後一節課傳授的面試技巧和職場教戰守則─“還是當學生好啊!”

對付顧客、應付主管─“心累!”

想辭職回來繼續當我的學生。我笑笑,很想直接說:“校園可不是職場的避風港。”把念研究所當成解決目前迷茫、不稱意甚至逃避的“生路”,可能會大失所望,浪費光陰。

經常在研究所的課程第一堂中和同學們“各言爾志”,詢問為什麼大學畢業了繼續讀碩士?取得碩士學位繼續讀博士?答案往往和我在他們入學口試時聽到的一樣─“我喜歡讀書。”

“喜歡讀書”,有大半以上的原因是被優異的成績肯定,認為自己適合讀書。其實,有些學生是“會寫作業”、“會考試”,懂得歸納課程內容,筆記整理得好,勤於記誦,能夠符合老師的要求。這樣的好學生,如果又有升學的“上進心”,老師一般都會鼓勵。假設本科時就跟著這位老師寫論文,接收老師設置的研究題目,或是在老師的研究項目下分擔課題,似乎順理成章。

然而,我想“喜歡讀書”未必等於“喜歡研究”,研究的先決條件是好奇心和求知慾、懷疑的態度,也就是“有問題”。乖巧聽話的好學生什麼都順從老師,非但站不到老師的肩頭,還躲在老師的羽翼底下。有些老師也總以學生的表現做為個人的“業績”,生怕有風險差池,養出了“師寶”。“師寶”比“媽寶”還可憐,“媽寶”可能因為成家而另立門戶;“師寶”一旦有“他心”,想不開的老師會以為是背叛…。

喜歡研究,有獨立能力,再來報讀研究所吧。碩士階段的重點,是對現有知識體系的深化和重整,如果能夠發掘到尚未被開拓的領域,不妨一試。

說來慚愧,我既不是喜歡讀書的好學生,也不是熱衷學術的研究者,更沒有把研究所視為職場的避風港。大四時我已經幾乎全職在一家出版社擔任編輯,抱著陪同學準備考試的心態去圖書館,僥倖考上碩士班。帶著工作中找不到題畫文學材料的困惑寫碩士論文《鄭板橋題畫文學研究》。

碩士論文的初稿榮獲學術論文獎,導師勉勵我再上層樓。那時,我在報社編副刊、在傳播公司和廣播電台當編劇,再度僥倖考上博士班。一位學長語重心長地提醒我要好好讀書,博士學位可不好混。

我一邊在大學兼課,一邊進修博士課程,兩位導師給予我自由又自律的研究歷程,我慶幸沒當“師寶”。意識到博士論文應該拓展對世界的認知邊界,建構論述,我完成第一部結合整體創作經驗和藝術觀念的《蘇軾題畫文學研究》,為日後創發文圖學奠定基礎。

“保重呀!”大雨稍停,我揮手告別畢業生們,勇敢飛向未來吧!

 

20211023日,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


2021/10/20

衣若芬《书艺东坡 》(書藝東坡)



衣若芬,央视纪录片《苏东坡》海外讲述人。

《書藝東坡》,2019年3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2019年讀者票選美術史十大好書之一

中央美術學院推薦2020年寒假閱讀八大好書之一

中華書局伯鴻書香獎精選50本東坡主題專著之一

2021/10/09

不可不讀《蘭亭集序》

 




“老師你看到周杰倫了嗎?”

沒有。關周杰倫什麼事?

“那方文山有沒有去?”

沒有,我是去北京故宮開《蘭亭集序》的研討會呀!

學生們露出失望的表情。我拿起投影片指示筆,準備講課,突然明白了,說道:“我說的《蘭亭集序》是王羲之寫的,不是周杰倫唱的那首。”

這門課教的是元明清文學,東晉的王羲之,太遙遠─雖然《紅樓夢》也不一定親切…。

恐懼文言文、疏離古典,要21世紀的青年理解和接受可能比英語更難閱讀的作品談何容易。曾經有學生問我能不能介紹“現代華語”(白話版)的《紅樓夢》,在那網路視頻還不發達的時候,我介紹了英語翻譯的《紅樓夢》。課程時數減少,我也相應減少了作品賞讀的篇幅,留下的精華,是我認為“不可不讀”,不只是中文系學生,而且是所有略懂華文的人都值得一探究竟的不朽文字。

其中,包括《蘭亭集序》。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和兒子、友人共四十餘位在現在浙江紹興一個叫“蘭亭”的地方水邊,舉行祛災的活動,這活動稱為“修禊”。“蘭亭”不是一座涼亭;“修禊”的活動一直到二十世紀初還在杭州西泠印社舉行過。日本九州太宰府、韓國首爾昌德宮祕苑至今還保留了修禊的歷史遺蹟。在蘭亭聚會的這些人坐在水邊,讓木製的酒杯順著蜿蜒的曲流漂下,酒杯停滯在誰面前,就要作詩,否則罰喝酒。他們總共作了37首詩,編成《蘭亭集》,由王羲之寫一篇前言,就是《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的書法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深深著迷於《蘭亭集序》的唐太宗,不但派蕭翼去向王羲之第七代傳人智永的弟子辯才和尚騙取得手,還帶去了陵墓陪葬。如今我們只能看唐代的摹本,想像真蹟的魅力。

《蘭亭集序》的摹本依樣維持了王羲之原作的塗改痕跡,比如“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的“痛”字原作“哀”、“後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的“文”字原作“作”。仔細推敲王羲之的改筆,可以玩味他悠然的深意。整篇《蘭亭集序》,從“聚會之樂”到“樂而生悲”,強烈的情緒轉折,延伸到思考古今生死的終極問題。宴席必散、人終一死,心理層面的“哀”不足以表達身心都難以承受的“痛”。《蘭亭集序》雖只是一篇文章,但負載的是文化、人文精神,也就是“斯文”的涵義高於“斯作”。

死生亦大矣”出於《莊子》的《德充符》和《田子方》,一般只解釋成“生死是大事”。我想,“亦”才是這句話的亮點,人們庸庸碌碌過日子,忙著溫飽和娛樂,卻忘了最應該好好對待,“也”是生命大事的,其實是對死亡的態度和思考。

只從表面看王羲之說“固知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就斷言王羲之反對莊子的生死觀,是對《蘭亭集序》最大也是最多的誤讀,由此甚至推導出“《蘭亭集序》消極避世”的謬論!“消極避世”的人,還需要呼朋引伴搞修禊的祈福儀式嗎?

誤讀的情形,是沒品味“固知一死生爲虛誕”的“固”字,以為是“故”字,想成“所以…”。“固知”是表示“本來就知道”,王羲之的意思是:“本來就知道要把生死、壽命長短看成一樣是虛妄幻想”─知道,但是做不到。做不到,於是想起“以後的人們看我們現在糾結於樂生惡死,就像我們看古人一樣。”這是人類共同且不可轉還的大悲。

比較《蘭亭集》裡的兩首王羲之詩作,像“大矣造化工,萬殊莫不均”的句子,就是符合莊子《齊物論》的思想。語文裡的“正言若反”,反言隱藏著正意,後世的讀者你我,假如草草放過,甚至妄加曲解,大放厥詞,經由網路傳播,影響莘莘學子,王羲之在天之靈,也要長嘆“豈不痛哉”了!

 

2021109日,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


2021/09/25

發光的翅膀

 

李俊賢攝

黑板和粉筆,曾經是我童年的玩具。

爸爸撿了一塊木板,塗上黑色的油漆,不知道哪裡找來的斷裂或剩餘粉筆頭,我便在家門口當起了"小老師"。我的"學生"是弟弟妹妹和他們的玩伴,我在黑板上寫字,他們拿碎磚片在地上照著畫。

那塊黑板可能是人家廢棄衣櫥的門板夾層,薄而輕,邊角參差破損,會扎手。我坐在小板凳,把它平躺在大腿和膝頭,寫好字以後豎立起來,讓學生看,跟著我讀,然後用舊報紙擦掉。

黑板表面粗糙,紋縫間不久就堆積了嵌陷的粉筆灰。我的學生們一點兒也不聽話,這種家家酒對他們很無聊,我也不能像真的老師板起面孔罵人、打手心,要哄著他們陪我玩。黑板的字越來越模糊,學生們照著畫不出個所以,我也只好下課了。

現在,我的黑板換成了白板,有彩色的白板筆讓我寫畫,我卻用得不多─我說的內容在投影的屏幕,臨時補充時才使用白板筆。即使我是真的老師,不好板起面孔罵人,更別提打手心……我想和學生們好好一起玩, 玩轉文學、圖像、古今中外。

教育是從"不知"""的變化過程。廣泛的說,凡是教我們學會、明白什麼事情的,都算是老師──"三人行,必有我師"啊。"老師"還成為當今社會的尊稱,不說"先生""女士",叫"老師"準不會招來白眼。

一直覺得老師是一種挺特殊的職業,在學校、補習班、培訓中心等地授課的老師,和演藝人員一樣,需要舞台和觀眾。商人的貨物擺置門店,沒有顧客,商人還是商人。老師呢?沒有學生的話,老師沒有必要存在。沒有教學的時空場景,無以發揮所長。

從事教職的朋友上課時,感嘆說道:"以前我嚮往當廣播電台的主播,聽眾一邊做自己的事;一邊聽我說話─嗯,原來在教室裡,也可以有當主播的感覺。"

老師是被學生定義的。大學老師和中學、小學老師,雖然學歷不一,差別主要在於學生的年齡和講授的知識程度,我們卻總免不了有高低偏見。學生的成績和課外表現,也被用來"證明"老師的能力和水平。有的老師的成就感建立/依賴於學生,所以最好教明星學校、教優秀的班級。1990年我開始在大學執教,一年級學生必修"國文"課程,我被分派教工學院,上課時間是上午第一和第二節課。可想而知,一大早趕來,上非本專業的必修課,很多學生睡眼惺忪,精神萎靡。假如天氣不佳、教材是文言文,需要腦力解讀,真的感謝學生們大駕光臨了!

後來我知道,資深老師挑選教醫學系國文課,就算學生不來教室,以他們高中時的基礎,考試及格並不費力。相對的,我這種"菜鳥"老師就多多磨練去"上工"。個中的酸甜苦辣,我寫在散文集《青春祭》裡,算是給自己職業新手的紀念冊。

有位長輩因我的感言,寫了文章回應,意思是我因"年輕貌美",容易和學生打成一片,初次教書如初戀,滿懷熱情。然而,僅憑熱情能持久嗎?享受教室裡的掌聲,就是"受歡迎""教得好"嗎?

的確。需要時間來檢驗。

我在李俊賢的散文集《教學不易,請溫柔以對》裡,看到了青年教師的熱血、困惑和反思。俊賢面對的師生、師親(家長)、同事的關係有些比我當年還多樣,他一一掌握,悉心處理,時有令我同感和會心之處。

想像自己插上發光的翅膀,描述眼下文化的美景,召喚大家飛升遊賞,然後選擇降落安身的地點。我慶幸自己的翅膀還有光芒,那是像俊賢這些我教過的學生們持續給予我的熱能。我也期許俊賢的新書能散發它的熱能,隨著俊賢發光的翅膀,帶領更多讀者,一覽華語文教育的海納百川。

 

2021925日, 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