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家有言:「鴛鴦繡了從君看,莫把金針度與人。」意謂機妙玄理當由人自悟,不宜道破。這句話被朱熹用以論道;被金代的元好問用以論詩,近人則理解為將獨門工夫藏私的意思,與原意有所出入,而推崇「金針度人」,造福大眾。
在網絡發達,數據海量的時代,我們得以輕易獲取豐富的訊息資源,智能教育也不再限於校園課堂,不吝於散播的「網民」早就「金針度人」無數了。然而,網際之間的無數「度人」,傳遞的可是「金針」?還是糟粕?甚或是偽知識?因此,培養分析、選擇、和判斷的能力,應該是當前高等教育的重點。我們在鼓勵「學無止盡」之餘,還必須強調思辨之不可偏廢,也就是實踐孔子「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精神,這是我們主辦「學與思:國際漢學研討會」的初衷,希望邀請學術專精又具有典範地位的研究者來談論他們的學習經驗和人生體悟。
2014年7月19日和20日,來自美國、日本、韓國、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和新加坡的十五位學者聚會於南洋理工大學,分別闡述了各自的學思歷程。這是一次難得的盛會,有別於集中探討某一個具體的學術議題,針對議題展開論辯,「學與思」呈現的是十五個「成為學者」的故事。這十五個現身說法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不同的研究取徑與殊途同歸的人文關懷。我想,這對所有步上學術研究道路的後生晚輩,以及一般社會人士都是很有意義的。會議全程免費開放,報名的情形出乎意料地熱烈,我們預訂的會場,從容納50人換成容納70人,再換到容納一百多人,三易場地的現象,也顯示了本地公眾的求知如渴。
為了幫助大家認識發言的十五位學者,我們和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圖書館合作,舉行「學與思:國際漢學家簽名本暨善本書特展」,展出學者的簡介、贈送給中文圖書館的簽名著作,以及「鎮館之寶」─任九皋先生捐贈,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内府官刻的武英殿本《康熙字典》,同時,我們也請學者們提供各自的座右銘讓大家參考學習。感謝中文圖書館同仁的鼎力協助,阮陽主任特地撰文記敘展覽的籌備過程、對學者座右銘的心得,以及與學者交流的感想,是最好的紀念。阮主任提及的拙文,有關中文圖書館典藏的《康熙字典》的考察,附錄於本書之末,以供讀者參閱。
會議用了「漢學」(Sinology)這個現今似乎有些陳舊的名詞,我也沒有刻意定義「漢學」的指涉範圍,我知道近年在中國大陸「漢學主義」與「國學主義」、「中國研究」(Chinese Studies)的立場、方法論、知識論等等有著見仁見智的筆戰,此前我寫過一篇小文〈國學,漢學,中國學,華學〉做過基本的梳理,該文也附在本書之末,此不贅言。我想補充的是,在人員流動與學術往來都比過去頻密的21世紀,「全球化」的結果已經滲入學術研究,以地理位置、時間空間、國籍種族等等畫分歸類的形式來規範學術研究,勢必造成更多的質疑。看來陳舊的「漢學」一詞,可能反而更由於籠統而具有包容性。
會議期間,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的研究生和博士後研究員訪談了十五位學者,寫成側記。本書依會議議程的順序編排學者的中英文簡介、發言摘要和訪談稿。我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曾永義老師做大會主題演講,這是曾老師榮膺中央研究院院士之後的海內外第一場公開講座。曾老師在俗文學和戲曲研究有開拓之功,嘉惠後學,俗文學和戲曲研究也由於曾老師的堅持努力,終於在學術界占有一席之地。中央研究院院士的榮銜不僅是對曾老師卓越學術貢獻的推崇,也是對人文學科開創新局的肯定。
和曾永義教授一樣,受邀發言的十五位學者無一不是在個別的學術領域裡以過往湮沒或不彰的新材料、新方法、新視角、新思維來破舊立說。
艾朗諾(Ronald Egan)教授和大木康教授用流暢的中文發言,引發現場聽眾的感嘆,他們呈現紮實的作家作品個案研究,是所有學術研究者的榜樣。
來自北京和南京兩大古都的安平秋教授和張伯偉教授都對「漢籍」的蒐集、整理、研究頗有資歷。安教授著力於海外中國漢籍的回歸;張教授則開闢東亞漢籍研究的新學科。
李奭學教授和廖肇亨教授都來自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也都從事文學與宗教交涉會通的研究。李教授重在西方的天主教;廖教授則重在東方的佛教,各有千秋。
金文京教授和陳國球教授談的是文學史的敘事與抒情傳統,都帶著比較文學的觀點,但著眼點不同。
李焯然教授和我同一場,都是從學術與人生出發,李教授談許地山;我則自剖摸索建構「文圖學」研究的想法。
胡曉真教授和許敬震教授都關心「域外」、「邊緣」與「中央」的問題。胡教授談西南少數民族傳奇;許教授談東北亞文化交流。
壓軸的兩位學者都研究新加坡,王力堅教授討論新加坡客家社團;柯思仁教授拓展劇場研究的方向。
整個會議的「漢學」研究從古代延伸到現當代;從中國人寫作的文本,到東北亞、東南亞的漢字文本。柯教授本科畢業於台灣大學,受過傳統的學院訓練,後來回國投身戲劇編導和研究,也和會議初始曾永義教授的主題演講相互輝映。
這樣的會議組織結構彷彿「天作之合」,其實是我認真聽完全部的演講之後才發現。我也是在讀完十五篇訪談稿之後,才發現每一位學者都感念教導過自己的恩師,在學術的傳承脈絡裡自許青出於藍。至於他們別有滋味的人生境遇,請讀者們透過側寫,逐一品會。
本書附錄介紹會議的三個主辦單位,其中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是我的老東家,慷慨資助,情深意重。「台灣文化光點計畫」是台灣企業家尹衍樑先生的捐款,我擔任南洋理工大學「台灣文化光點計畫」的主持人。南洋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提供經費與行政的支持,謹此一併致謝。
還要感謝曾經為「學與思:國際漢學研討會」辛勤付出的每一位工作人員,本書附錄了工作小組的名單,大家幾乎都是在新加坡第一次操辦如此規模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從生疏中學習。尤其感謝本書的執行編輯蔡佳敏小姐,佳敏從大學本科開始隨我寫畢業論文,畢業後直接申請讀碩士班,本次會議擔任執行祕書,既要忙於會務,還得寫作學位論文。很高興佳敏如今順利取得碩士學位,在社會繼續為傳承華文薪火而盡心盡力。
學術金針度與人,無論您是否從事學術研究,本書的十五個學者故事將幫助您一同想想「生而為人」的使命,以及如何發揮生命的最高價值。
─序於2015年清明節深夜
(部分內容刊2105年9月5日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