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临时要求提前一个小时到书店会场,我和出版社的编辑匆匆忙忙搭车赶去,幸好准时抵达。然而,进入商场,一时找不到书店的位置。来回找到了书店,也不知道书店里举办我《第一次遇见苏东坡》新书发布及分享会的空间。看到活动的落地海报和书店墙上屏幕里轮播的画面,心想:约莫是活动很多,主持人忙不过来吧。
苏东坡是四川人,《第一次遇见苏东坡》第一场和读者面对面的聚会当然首选四川。此前也联系了眉山三苏祠,如果能够在苏东坡的老家举行首发仪式,肯定也意义非凡。
出版社编辑打电话找到了活动的主持人—身材高挑,五官端正,穿着短裙的小姐姐。她带我们走进阶梯横列的会场,已经有几位读者闲坐等待。
我抬头挥手向他们致意。阶梯很高,约莫可以坐下四百位观众。星期六的下午,而且即将要开始长假期,愿意花时间来到书店,听我谈谈我和苏东坡相遇的十个故事,写作的历程,回忆苏东坡的人生经验如何在我困顿迷茫之际给予我指引。
我问他们:“吃过午饭了吗?”
他们对我挥手点点头。
和照片上看看到的比起来,会场中央的桌子挺小,只能放得下我的名字立牌和几本书。我问:“笔记本电脑要放在哪里?”
小姐姐领我去会场外隔了走道的一间主控室。连上主控室的电脑,竟然不相容,无法直接投影。我把档案拷贝到主控室的电脑。又发现无法播放视频的问题。
小姐姐说:“你这个苹果的很麻烦,应该用国产的。”
我想要尝试切换电脑画面,还是不成功。
“有没有负责播放设备的工作人员?” 我问。
小姐姐说:“你们应该自己带工作人员。”
出版社的编辑为了这次新书发布会特地从上海飞来成都,我们没有当地的支援人员。眼看时间接近,今天除了现场演讲,还有线上直播。我和编辑把设计好的PPT和视频播放流程一一再沟通,为档案编号码,安排内容呈现的顺序。
我呷了一口烫嘴的咖啡,听见小姐姐已经发言开场,赶紧掏出手帕擦了擦唇边,走过过道,站在她的身后。她坑坑巴巴的念完开场白,我没听清楚,掌声就响起了。
正准备开口,发现麦克风还放在舞台上的小桌子。拿起小桌子上的麦克风,我朝全场观众们深深鞠了个躬,感谢大家今天出席;也和线上的观众们打招呼。2024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第一次遇见苏东坡》和大家正式见面了。
在新加坡,参加我新书分享会的大部分是年长读者们。2019年在上海的图书馆和书店介绍《书艺东坡》,大部分是青年学子和中年上班族。也许是《第一次遇见苏东坡》面向的读者群比较年轻,分享会有不少小学生。他们有的端端正正坐着,双手放在膝头,凝神聆听。有的在上下阶梯座位间跑跳说话。我瞟了一眼小姐姐,她稍稍维持了一下秩序,就走出了会场。好吧!都交给我啦!我又“解锁”了一项“成就”,蹲下身,和八岁的小朋友聊天。
听刘小妹妹流畅的背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活泼稚嫩的声音,和我设计的AI苏东坡念诵中文和英文版,以及人工智能生成唱出的《但愿人长久》歌曲,相映成趣。这首脍炙人口的苏东坡词,要到中国大陆的教育部编九年级(大约14岁)语文课本才会教呢。
大家依序排队等我签书,大学生、中学教师、家长和小朋友……。活动在五点钟圆满结束,小姐姐准时下班了。会场门口帮忙卖书的小明姑娘还在整理我为书店预留的签名本。我向她道谢,说抱歉耽误了她下班的时间。她仰头笑了笑,摇摇头。我看见她黑色的T恤上写着一个“痴”字。
我说:“你是书痴呀!”
她笑得更开心了。
书痴在书店,工作未必只是“工作”(job)。我想起前往机场搭机准备飞往成都的马来族德士司机,50块八毛钱的车资,我掏出一张50元钞票,他说:“这样就够了!”我还在数零钱铜板,他说:“不用不用。”
我说:“这样你少赚八毛钱…”
他说:“开德士不只是我的工作。”
不是工作?是什么呢?
2024年10月12日,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善若水”专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