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時代漢語教科書《譯語類解》,"饅頭"下註解為韓語發音的"雙花" |
大約在公元七世紀就有穆斯林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到達韓半島。他們有的是使節;有的是商人,來自中東或中亞,那時正值韓國歷史的新羅時代。在12世紀阿拉伯人畫的世界地圖上,標明了中國旁邊的六個島嶼,叫做"Sila"(新羅),雖然韓國歷史已經進入高麗王朝。
千萬里迢迢而至的穆斯林有的定居下來,包含中國元朝來的西域色目人,被統稱為"回回"。回回在韓半島如何謀生呢?一首高麗鄉樂歌謠"雙花曲"(也叫"雙花店")告訴我們,他們賣"雙花"。
我將雙花曲的第一段歌辭大致漢譯如下:
雙花店中買雙花
回回大叔執吾手
倘此言語出店外
謂吾亦曾睡一宿
雙花曲共有四段,歌辭中的"我"去雙花店買雙花;去三藏寺點燈;去打井水;去買酒,被回回大叔、社主、"龍"、酒店主人拉手調戲。"我"並沒有反抗,而是委婉地表達人言可畏。這首歌謠記錄於高麗忠烈王(1274-1308在位)時,可以有三種解讀:一是男女相悅,二是諷刺時政,三是哀感家國。
我好奇的是,"雙花"是什麼?
多年前一部描述高麗宮廷侍衛和國王、王后的糾葛情感電影"霜花店",採用了這首歌。"雙"和"霜"音近, "霜花",給予人熱情溶解冰霜的聯想。電影裡,愛上侍衛的王后,手捧"象徵愛情"的"霜花",雙目噙淚,情人將要為她和國王一決生死。侍衛從食盒裡取出像是燒賣,綴飾著花朵的青綠包子,凝睇王后,他緩緩咀嚼送進口裡的"霜花",吞下背叛的滋味。
所以,"雙花"是食物?也有學者認為雙花是柳條編的鉤環、是阿拉伯人製作的琉璃寶石細工品。這三種說法,第一種最常見,註解說:雙花是饅頭。
韓語的"饅頭"(만두mandu),說的是有包餡的麵食品,包子、餃子都是"饅頭"。中、日、韓三國相同的漢字指涉有出入,"饅頭"是一個例子。在元朝以前,有包餡的麵食品都叫饅頭,韓語便是沿用了這個說法,中國吳語區比如上海,至今也是這麼稱呼,一般說的小籠包,吳語就叫饅頭。蒙古語的buuz可能來自漢語的"包子",但也可能相反的,"包子"來自"buzz",此後"饅頭"在中國大部分地方都是指沒有包餡料的麵食品,韓語稱做찐빵(jjinppang,
steamed bun),不過찐빵也可以指豆沙包。日語裡的饅頭(まんじゅう)也指有包餡料的麵食品,而且還包括"和菓子"(わがし),和菓子的外皮大多用米製成。
雙花(쌍화ssangwha)又叫雙花餅。朝鮮時代內醫鄭敬先撰,楊禮壽增補的《醫林撮要》(約成書於1579年)說:"蒸餅乃小麥末蒸餅,俗呼雙花餅也。"蒸餅就是沒有餡的饅頭,這是魏晉以來的稱呼。在愼以行等人編輯的漢語教科書《譯語類解》(成書於1690年),"饅頭"下註解為韓語發音的"雙花",可以知道,雙花就是清朝漢語說的沒有餡的饅頭。
1720年出使清朝的李宜顯(1669-1745),在他的《庚子燕行雜識》裡記載了一種肉包,叫做"柔薄兒"。"柔薄兒"的餡是猪肉和蒜,李宜顯說這種包子"似我國霜花而皺其縫。"也就是說,霜花的合口是沒有縫的。考慮到雙花曲裡提到的"回回大叔",雙花應該是一種清真的發酵蒸饅頭。
韓半島百姓的主食是米,麵粉製品在高麗時代還比較特殊珍貴。雙花後來成了夏日的節令食物,比如七夕的食品。洪錫謨(1781-1850)寫的《東國歲時記》(成書於1849年),記載六月十五日"流頭日",用東流之水清洗頭髮,可以去除不祥。現在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仍有過流頭日的習俗。洪錫謨說:流頭日吃的是"以小麥麵溲而包豆荏和蜜蒸之,曰霜花餅。"
我終於發現,為什麼霜花餅的名稱消失了,原來霜花餅從沒有餡的饅頭,演變成豆沙包了啦!霜花餅,就是찐빵(jjinppang),繞了一大圈,證明"雙花曲"的註解是對的。
電影"霜花店"裡象徵愛情的霜花餅,包的是相思紅豆吧。今年的情人節,你還在送玫瑰花和巧克力嗎?和情人一起吃個饅頭還是豆沙包怎麼樣?細細品味發酵麵團平淡中的酸香,和豆沙的綿密甘甜,然後說,你我成雙,其愛如花。
部分內容刊 2019年 1月 26日,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