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17

新加坡是「文化沙漠」?還是「文化荒島」?



從在新加坡教書開始,我就發現:這裡的學生大多數都「很聽話」。這好像也是一般人對新加坡的印象。
「很聽話」的前提是:有要對方執行的指示。
學生大概很不習慣我這種讓學生有多重選擇,經常回答:「你決定啊,都可以。」的老師。
要學生寫一篇讀書心得報告,學生會來問:「我寫某某人的某某書可不可以?」
我說:「我在課堂上說過了嘛!只要是『書』,都可以。」
「可是那本某某書不會很深,很學術…」沒自信的樣子。
我說:「你決定啊,我沒要求一定要寫很深很學術的書。」
「可是老師喜歡我們寫很深很學術的書吧?」明顯來「揣摩上意」。
我不知道該再說什麼,我曉得直接規定寫某一本書的讀書報告事情會簡單得多。
但這裡是大學。
學生也常常希望我「指出重點」。
我後來明白,所謂「重點」,就是「老師考試會考」的題目。
一次在唐詩課,我介紹「近體詩的形成與基本格律」。齊言、雜言、絕句、律詩、平仄、押韻、對仗…沒有情致意境,就是一些做詩的常識和規則,學生們似乎很難馬上理解。
我即使舉了詩例,效果也有限。一頭霧水的聽眾,可能有些已經要進入夢鄉。
「老師,這些考試都會考嗎?要背嗎?」有人問。
「不會。」我直接說。正想解釋:這些都是基本常識,就算不寫舊體詩,中文系的學生也應該知道…
「呼~」彷彿來自地心的集體齊聲長舒,那一口氣,放下多少擔憂!
老師說不會考的,就不是重點,不曉得也沒關係──邏輯是這樣推理的嗎?
為什麼那麼「怕輸」?多讀了準備應考的內容,結果沒出現在考題裡,就輸掉了嗎?
「我不知道你要的是什麼。」學生抱怨課堂上的口頭報告不知從何著手。
我說:「這是你們學習,不是為我,我指定了作品,你們好好讀作品,說說作品的涵意。不是『我要』什麼,而是『你們想』表述什麼…」
這些和學生交往的過程,對我是很好的「文化體驗」。也讓我學著如何和學生溝通,明白他們的想法和困擾。畢竟,一個「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才是對學生有效果的學習。我常開玩笑說:「我是『有叫無累』──『有叫我老師我就不會累』!」
願意學習,足夠的求知慾,是我非常欣賞新加坡學生的地方。
孩子在新加坡求學,每次聽他打抱不平,說老師對考卷的嚴格批改,我逐漸了解,我教的大學生,那麼小心翼翼應付功課的原因了。
我不是批評新加坡的教育,只是指出現象。
一位長輩告訴我:「台灣人比大陸人和香港人難適應新加坡。」
我看我孩子,在台灣讀過幾年書,培養了他愛隨心所欲的性格。但是在新加坡,還是乖順點好,日子會容易過些。
英文成績不好,是學英文的時間比人短,情有可原。可是,怎麼最強項(也是唯一有信心的)華文都沒考好呢?
閱讀測驗題,大意是講奶奶年紀大了,記性不好,常常忘記東西擺在哪裡,家裡的人總是忙著幫奶奶找東西。這一天,奶奶又忘了她的老花眼鏡,大家東翻西找,終於在客廳的茶几上找到了!
注意,問題來了!
請問:奶奶的老花眼鏡到底放在哪裡?
讀者都知道答案吧?──「在客廳的茶几上。」
為什麼連這麼簡單的問題你都答錯呢?
孩子寫:「茶几上。」
老師沒給他分數。標準答案就在閱讀測驗的文章裡──「在客廳的茶几上。」
孩子說:「不寫『在客廳』就不行嗎?茶几不放客廳,難道放廁所裡嗎?」
而且,之前有過教訓:「不可以寫在指定寫答案的橫線以外,那也不算分。」
「在客廳的茶几上。」答案很長,孩子粗手粗腳,字也寫得大剌剌,準會超出答案線。
我和他幾番溝通,盡量配合老師的要求,去和老師爭辯沒有用,回家生氣也無濟於事,媽媽知道你能掌握學習的功課就好了。我們但求及格升級,順利畢業,分數和名次並不重要。
最近,中學生的孩子又和我說起他對考試標準答案的不能信服。
題目大意是:有人說,新加坡是文化的□□,缺乏文化內涵。
標準答案是什麼,各位看官都知道吧?
「沙漠。」
恭喜你!答對了!
「你連『文化沙漠』都不曉得嗎?」我真意外。
孩子振振有詞:「新加坡很小,沙漠很大!新加坡怎麼會是『沙漠』呢?新加坡潮溼,沙漠很乾呀!」
那麼,你的答案是什麼?
「荒島。」他說,新加坡本來就是個島。
我說:「『文化沙漠』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講法,和新加坡大不大,乾不乾沒關係的。」
「你是中文博士你告訴我,誰規定只能說『文化沙漠』的?我認為『文化荒島』更貼切。新加坡有上百年的歷史,不像沙漠什麼都沒有,荒島還有野生動物和樹木…」
好吧!各位看官,新加坡究竟是「文化沙漠」?還是「文化荒島」呢?

6 則留言:

  1. 哈哈,这个“荒岛”比较生动写实,我喜欢!新加坡哪里够得上是“沙漠”呢?

    回覆刪除
  2. 老師,這篇散文很好,應該登在早報上,讓社會去反省這個問題。其實大馬也有這個問題,但老師一般會扣分,或者網開一面,有時還會獲得稱讚。我在新加坡教書的時候,也遇到這種情況,也在想,到底應該怎麼教育學生呢?

    回覆刪除
  3. 技术官僚统治的结果,只培养听话的狗。
    您同意吗?

    回覆刪除
  4. 老师,我觉得我会比较希望看见一个孩子写上“荒岛”,尤其是当他能够很清楚地阐述自己的看法和逻辑。重点应该不是在于新加坡到底是什么,而是一个孩子是否能够自己独立思考和分析,而非拾人牙慧。

    新加坡的教育往往是,各学科的教育只着重于技术上和理论上的知识。华文老师真的应该只负责教导语文理论和用法而已吗?所有所谓的 ”标准答案“ 到底是为教育孩子而设的,还是为了减少工作量而存在的?

    孩子们后来不适应大学应有的系统和体制也是理所当然。
    无奈的是,往往在这种状况下,不是学生们去适应大学,是大学在适应学生。

    回覆刪除
  5. 老師您好:
      請容我這麼說:新加坡的華文是第二語言教學,華文教師本身的養成也是在這樣被禁錮的思惟下成長。
      在這樣的前提要件下,無論小六會考、中學畢業考試,所謂的標準答案,就是要制式的答案。造句要有分句才算對,答案要陳述得完整才給滿分。
      所謂:理想的花朵再美麗,終也需落到現實的土壤中。平庸的華文老師只能選擇向現實低頭,這樣才務實;真正作育英才的華文老師,仍舊得向現實低頭,但是他可以在教學上給學子更彈性的發展空間。
      至於荒島或沙漠,這也與殊異的地域背景有關。趨勢科技的執行長曾說:"論創意,台灣人比新加坡人更有創意"正也因如此,您的孩子用理性的推理來看待"荒島"固然言之有理,但請別忘了,閱卷老師的主觀意識將是主宰考生及第與否的關鍵之鑰。若我是閱卷人,我會給荒島得分;但若是其它華文老師呢?不得而知了!
      因此,他的老師改他錯,我認為情有可原,畢竟這是考試的現實。
      就如同正體字一樣的處境,新加坡教簡體字,但正式的考試接受考生寫正體字。問題是華文老師自己都不會寫正體字了,甚至還有人視正體字為毒水猛獸。那麼,寫正體字的考生,分數又要如何評定呢?考官自身的學識涵養不足,吃虧的就是考生了。謝謝!

    回覆刪除
  6. 新加坡的整個教育體系,乃至整個社會的運行模式,就是要操作一台穩固,扎實,有效率的機器。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規規矩矩,聽話,懂得埋頭苦讀但不需要有創新意識的學生可以憑借所謂的“精英制度”平步青雲。相反,懂得獨立思考,具有熱情活力的學生未必會嘗到將來的”經濟果實“。或者說,在新加坡,根本無法營造一個學習環境培養有幹勁,有活力,懂得獨立思考的學生。

    回覆刪除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