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7

2021 Text, Image and Audiovisual Culture of Taiwan and East Asia Interna...


2021 Text, Image and Audiovisual Culture of Taiwan and East Asi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21臺灣與東亞的文本.圖像.視聽文化國際學術論壇

2021625-26日綫上舉行

***

    在圖像和數碼化的時代,如何解讀文字文本、藝術設計和影像創制,深入思考文化審美的當代意義?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衣若芬老師主持的"臺灣文化光點計畫"和文圖學會合辦"2021臺灣與東亞的文本.圖像.視聽文化國際學術論壇"62526日綫上舉行。論壇協辦單位包括中央研究院、臺灣文學學會、日本大阪大學、韓國全北大學、香港公開大學,以及新加坡教育部資助,南洋理工大學執行的"中國筆墨精神"研究計畫。

    論壇于3月間公開徵稿,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一百多位學者熱烈參與,最後選出63篇論文,于20個分組以中英文發表,是新加坡罕見的大型跨界國際藝文研討會。

    議題包括廣告文圖學、東亞視覺藝術、臺灣文學、新加坡藝文、香港電影、宗教圖像、詩書畫藝術、服飾與儀式、電子游戲多媒體、中日韓文化交流等等。論壇安排四場主題演講,包括金炳基教授《韓.中文人畫和西洋印象派繪畫的「和而不同」─以文本精神有無之論爲中心》、黃美娥教授《追憶「鄧麗君」的兩種方式─電影《甜蜜蜜》與小說《何日君再來》》、淺見洋二教授《陸游的鄉村世界與《耕織圖詩》》、廖肇亨教授《近世中國佛教文化史的再省思:以高僧墨迹起爲中心》。

    工作團隊來自南洋理工大學人文學院的校友和在籍博碩生研究生、本科生,分別在新加坡、香港、北京、杭州等地通力合作,成功達成任務。


2021/06/19

長衫

 

宮田彌太郎作品《長衫》

友人給我看他母親的照片。我說:"她穿旗袍真有韻味。"

他說:"她穿的是長衫。"

"長衫"?這不就是旗袍嗎?

他說不是。北方人說旗袍,我們香港人說長衫。

我笑了:"同一件東西,名稱不一樣而已。"

他突然收回照片,有點急切結巴地使勁搖頭:"不一樣的。"

我的好奇心和職業病兩相加乘,栽進了旗袍/長衫的考古裡,滿目麗影華光。一種看法,長衫就是旗袍,英語cheongsam,就是粵語"長衫"的音譯,又稱Chinese dress

另一種看法,"長衫"有地域和時代性,除了粵語,日治時期台灣也用閩南語稱這樣的服裝叫"長衫"。戰後香港混用"長衫""旗袍",為了突顯地方歷史特色,喜稱"長衫"。而國民政府遷台灣,所謂"外省"婦女穿的"旗袍"逐漸掩蓋了"長衫"的名字。

這第一和第二種看法,說到底,從服裝的基本形製:立領、開右襟、盤扣(搭暗扣)、下擺開衩的連身衣裙,長衫和旗袍相通。

第三種看法,從設計、剪裁和面料的精緻程度區分,認為長衫比較樸素簡約,不強調立體貼身,款式大眾化,比如香港一些學校的女生制服。以上海為代表,學習西服量身和剪裁技術的"紅幫裁縫"戰後移居香港和台灣,帶入了流行時裝的元素及特色,推進了長衫的"旗袍化"

我想,從本質上講,長衫和旗袍的服裝語彙精神略有出入。長衫,指的是連身服,也就是長袍,男女裝都能稱為長衫,並且是女著男裝的趨勢結果。從清末到民國初年,婦女解放纏足、剪辮斷髮,本來上衣()下裳()兩截式穿著的習慣逐漸朝男裝靠攏。署名抱璞氏的作者在192623日廣州《民國日報》發表《長衫女》,說:

近一二年,穿長衫之女界逐漸增多,遞至今日在廣州市通衢大道之中,其穿長衫之女界,觸目皆是,長衫女人大有與長衫佬抗衡之勢。

言下之意,長衫女就是女著男裝,是當時風氣,"習俗移人"

同樣在1926年,初創於上海的《良友》雜誌在5月出刊的第4期登載了《上海婦女衣服時裝》,其中出現"長旗袍"的照片。"旗袍""",指向清代旗人,八旗包括滿、漢、蒙等族,雖然旗人婦女不一定都穿連身長袍,不過比起傳統漢人的交領右袵穿著,這類近似旗裝的衣服被認為是一種新式的改良。張愛玲在《更衣記》裡指出:"五族共和之後,全國婦女突然一致採用旗袍,倒不是為了效忠於清朝,提倡復辟運動,而是因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可見旗袍和長衫的基調都是女著男裝。

旗袍的異族、異性和懷舊、時新的雜糅,很能吸引愛美求變的女性消費者。旗袍風行之後,具有滿清意味的""字受到質疑,於是1930年代有人主張取同音字,寫成頎長的"";或是採用很少用的""字,例如1932315日上海先施公司的《國貨特刊》裡,說"褀袍"是時裝之一。""的本義是巾,古音讀同"",不如近似的""字具有美好吉祥的意涵,1974年王宇清、楊成貴在台灣發起"祺袍"正名;近年又有服裝界學者堅持衣字部的""才正確。

你叫她長衫?還是旗///祺袍?

上海人不叫她"長衫",是由於音近的"長三"指妓女嗎?

西川滿(1908-1999)主編的《台灣繪本》中,宮田彌太郎(1906-1968)的散文《長衫》描寫夏夜大稻埕三三五五逍遙閒逛的台灣女子,顏色清爽的一襲合腰長衫,開衩裙擺風情搖曳,最後他用了極妙的四個漢字形容那氣質氛圍。

我要學起來,下次見到那位友人時說:"令堂穿著長衫,優.雅.洗.練!"

 

2021619日,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

 


2021/06/05

清風明月

 

海南儋州的民宅横联呼应苏东坡的《赤壁赋》(衣若芬攝)

斑駁的木窗欞,褪脫的藍漆被塵土覆蓋成灰色。窗上的白磁磚牆面,貼了一張紅紙─"清風明月"。紅紙底是被撕去的舊紅紙殘跡,之前,這塊地方寫的是什麼呢?

"清風明月"。四個娟秀又遒健的書法,帶著宋徽宗瘦金體的意味,""字的外框第二筆瀟灑飛舞,率性的線條連動到框內的""字。""""""三個字的""字右上折角各有特色,末筆的鉤起或含蓄、或張揚,和""字的外框弧度呼應反襯。

我昂首翹望了一會兒,十二月的海南儋州冬陽和暖。我去尋訪蘇東坡的故居桄榔庵,青綠菜園裡唯有一方清朝的碑石,紀念這裡曾經安頓那位被流放外島、被逐出官家宿舍的老人身心。

儋州中和鎮,宋代昌化軍所在地。午后街上偶見行人,除了磚瓦和水泥的赭褐灰白,幾乎家家戶戶門面都有紅通通的顏色。出入的門頂貼了象徵"五福臨門"的五張紅紙,有的紅紙上印了""字和花的圖案。大部分出自手寫書法的對聯,顯示了屋主的心願:

入宅喜逢黃道日,安居欣遇紫微星。

醉舞醉歌歡樂節,如詩如畫吉祥年。

勤奮春來早,和諧福自多。

即使廚房後門,門外野草地豬隻雞群隨意散步,這家仍貼著對聯:

廚裡菜肴真可口,房中食品實稱心。

橫批:"萬味清香"

然後,我看到"清風明月"貼在窗上端。然後,我看到好幾張筆跡不同的"清風明月"

可以明白對聯的趨吉避凶民俗,但是,"清風明月"是祝福什麼呢?不像"風調雨順",對應著"國泰民安",單單一張"清風明月",沒有"下聯",橫貼著,高高地,迎著人們瞻仰的目光。

李白說:"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蘇東坡的《赤壁賦》講得更透徹:"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比起祈求"家財萬貫""日進斗金",儋州百姓享受的是無價無窮之寶,是大自然給予的無禁聲色。

距離海口130公里,時見土路牛屎,摩托車和牛車在老城門洞裡狹道相逢。2010年的儋州,我彷彿回到了蘇東坡的詩句─"半醒半醉問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但尋牛矢覓歸路,家在牛欄西復西"的現場。我沒有料到的是,什麼樣的心理素質或文化底蘊,讓"清風明月"如此理所當然?如此光大磊落?

"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蘇東坡了悟唯有放棄追求名利,才能突破身不由己的窘境,做自己的主人、做江山風月的主人,細細品味悠閒。他的詞裡常見好閒的心態,例如〈南歌子〉:

日出西山雨,無晴又有晴。亂山深處過清明。不見彩繩花板、細腰輕。

盡日行桑野,無人與目成。且將新句琢瓊英。我是世間閒客、此閒行。

〈行香子〉: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也許,我們過不上閒雲野鶴的生活,至少,我想像儋州人,把"清風明月"常掛心窗。忙碌時,喘口氣;疲累時,打開《赤壁賦》,看看蘇東坡的筆跡,再喝一口清茶,暫且放空。

 

202165日,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

 


2021/06/01

衣若芬《陪你去看蘇東坡》的路上風景和故事(音頻)


 這裡聽

或各大podcast平台"有此衣說"節目

2021年5月29日下午 4:30-6:00
新加坡書展暨聯合早報文學節
《陪你去看蘇東坡》首場講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