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30
2020/06/28
2020/06/25
2020/06/20
"男性"去哪兒了?
這一家日本的"爆彈荷爾蒙"賣的是牛內臟(衣若芬攝) |
你有沒有注意到,近些年的演藝節目裡,男性藝人越來越陰柔?幾位走紅的男歌手以能用女聲演唱著名,或是遊走於兩性的歌聲,自由切換。不唱女聲的男歌手,曲調和旋律偏向委婉溫情,甚至長相/扮相也偏女性化。那些陽剛豪邁的"男性",到哪兒去了?
這麼說,好像非常"政治不正確"。這年頭,講求"跨界"(我自己不也在從事跨界的研究嗎?我的書名裡面還有"跨界"兩個字哩!)性別的陰陽二分法,早就過時了!怎麼我還停留在19世紀啊?何況,在更早的古代,音樂戲劇的"男扮女裝"反串、文學寫作的"模擬代言"筆法,也並不罕見。
再來,"女漢子"、"中性人"不也一樣受歡迎嗎?
且慢,容我先說明一下。
我說的帶引號的"男性",既指生理性別、自我認同,也指風格特色。這篇文章想呈現的是我觀察的現象,沒有任何批判的意思。我想反映的是:性別的刻板印象反而成為互聯網時代的商機,我們正身在其中,被互聯網操控我們的大腦,做出以為是"自主意志"的判斷。
世界風向的"去男性化",有生物、化學、文化等等層面。
決定生理性別的關鍵是第23組染色體,女性為XX,男性為XY(SRY基因),促進育成生殖器官。即使後天施行變性手術,染色體結構不會改變。另外,就是內分泌的荷爾蒙(激素)。男女都有雄性和雌性荷爾蒙,差別在於分泌程度。已經有科學家研究發現,現代人的飲食攝取,吸收或催生了較高的雌性荷爾蒙,比如吃了施打或增添生長激素飼料的家禽家畜、加工和精緻食品。結果,女性性早熟,8- 9歲來初潮月經;男性皮膚光滑,乃至乳房隆起。
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化學產品,像是塑膠物、合成樹脂、殺蟲劑、清潔劑、化妝品、建築塗料…經由空氣、土壤、飲水、皮膚接觸等各種途徑,進入人體,也暴露在周遭,稱為"環境荷爾蒙"(內分泌干擾素,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這種汙染對生殖的影響,表現在生育能力,男性精子質量及數量下降;女性不孕、易罹患子宮癌。
生理荷爾蒙、環境荷爾蒙,人們早有認識。今天我要談的是"互聯網荷爾蒙",或者互聯網的"荷爾蒙經濟"。
我在〈兩耳/兩腿之間〉(2018年10月20日,《聯合早報》專欄)裡,提過:1905年英國醫學家史塔林(Ernest Henry Starling, 1866-1927)為影響動物成長發育、新陳代謝的化學物質,命名" hormone",有"激活"和"奮起"的意思,中文翻譯成荷爾蒙或激素。荷爾蒙不限於生殖系統,但是我們很容易聯想到性。
"荷爾蒙經濟"在互聯網構成之前就已經存在,比如情色、特殊醫療行業。日本人一般不大吃動物內臟,帶有地域色彩的內臟燒烤,叫做"荷爾蒙燒烤"(ホルモン焼き),認為內臟富含血液和"可以保持青春的荷爾蒙",隱約指涉壯陽的祕藥。
過去的"荷爾蒙經濟"站在男性的性需求角度發財,如今互聯網荷爾蒙更偏向女性/女性化。一個網路零售商總結出的獲利公式是:"少女〉兒童〉少婦〉老人〉狗〉男人",也就是說,少女是消費主力,是市場競爭主要拉攏的目標客群。也有人反對這種"簡單粗暴"的畫餅方式,指出男性的"他經濟"有龐大的購買力,只不過不會直接在網路下單。還有,愛貓的喵星族也不甘不在消費鏈上。
觀察這個獲利公式,男性敬陪末座的原因,我認為是基於互聯網的特性:分享、轉發、討拍、炫耀、吐苦水、求關愛、抱團取暖…這些,全部合乎刻板印象的女性特質。如同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說的"媒介即信息",網路社交媒體的組織結構,決定了我們放送的內容,以及後續的心理期待(按讚、表情緒),為什麼越沈迷網路的人越容易憂鬱焦慮?互聯網軟化了人們,生出一顆顆易碎的玻璃心!
也別忘了,很多家庭由女性主導日常購物,你不把消費者捧成少女,餵她們萌萌噠的美夢,下一秒就有別的白馬王子來迎接她(的鈔票)。白王馬子不需要威猛粗壯,只要"懂得愛我"。滿滿的"同理共感",被互聯網荷爾蒙激發創意。
"男性"去哪兒了?
在網上啊。
其中一個,在直播賣口紅哩!
部分內容刊2020年6月20日,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
2020/06/06
宅文化.無用.變現
Pikachu & Munch |
從新加坡政府宣布熔斷(circuit breaker)措施的第一天,我就決定不計算日子,
不寫防疫日記。我不想提醒自己,已經/還有多少數字,我必須脫離“正常”的生活,被動地隨政策延長在家防疫。
武漢封城,我心繫友人,預想也許哪一天,我一樣會被要求足不出戶避難。我試著禁閉了幾天,不到一星期,我想走出透透氣。雖然打開窗,伸出頭,吹拂到臉上的暖風還行。
軟性的行動禁令發布後,我改變了心態。出門是"非如此不可"才採取的行動,出門戴口罩是"標配"。家裡的冷氣機滴水,維修商說這段期間他們不能工作。我一邊寫著下一本書,一邊聽水落在塑膠盆的答答聲。是的,你只能暫時習慣。
從"在外移動"轉為"向內探索",2019年的9場國際會議和20場學術文化講座,在2020年1月23日我在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演講之後,靜觀潛沈。
居家重讀《易經》,尤其是《東坡易傳》,思考動、靜、消、長、變、常…。其中之一,是互聯網發達形成的去中心、去主流、去單一價值觀的當下現象,加速我們直奔"後現代"。如果你還執迷於某個事物的"有用"或是"無用",沒有錯,和生理年齡無關,你只是太老舊,被甩到歷史的塵土堆了!
你還爬得起來的話,抹開頭臉身體的灰泥,揉揉眼睛,先看一看亮閃閃的大門,門上寫著"宅文化"。你想:這太簡單,我每天都窩在家裡,我就是"宅文化"一咖。
這不是傻,是無知。
只待在家裡當"馬鈴薯人"(couch
potato)追劇,是輕鬆的休閒,配不上稱"宅文化"。"宅文化"一般指喜歡動漫、電子遊戲、網絡文學、二次元的人群所形成的生活形態和行為表現。東亞的"宅文化"最早興起於日本,おたく(お宅/御宅/otaku)本來是"您"的意思,有兩種極端的解釋,一是表示精通某種技能,比如擅長電腦高科技。一是沈浸於虛擬世界,甚至對現實社會有社交障礙/不願意和人交往。
"御宅"傳到韓國,發音變為"오덕후"(odeokhu),簡稱"덕후"。韓語的"오"有數字"五"的意思,於是隨著入迷的程度,有十、百、千等等的"덕후"。日語漢字的"宅"字讓華人以為是指居家,結果名詞的"宅"衍化出動詞的用法,比如"宅在家"。
本來比較小眾的御宅族群體,不一定都只待在家裡。像是動漫商展、cosplay聚會,都匯集了線上和線下的交流和消費。看似"無用"的交流和消費,如果懂得轉化,大有商機。網絡文學拍攝成爆紅影視劇,推動IP(Intellectual Property)產業的例子不用多說了,這裡談談遊戲市場。
會玩、玩出門道、玩成專家,通過商業化,消費者轉為創造者,就有可能致富。你看過熱愛樂高(LEGO)積木的美國律師內森.薩瓦亞(Nathan
Sawaya ,1973-)的作品嗎?內森.薩瓦亞小時候爸媽不讓他養寵物,買了樂高給他玩,他把樂高積木組成一隻狗,一隻不會老死的寵物。後來他還把上百萬片樂高組合出令人驚嘆的3D造型,立體展示世界名畫,並且可以客製化作品,超級玩家晉身藝術家。
"少子化"會挫傷玩具營銷嗎?玩"盲盒"(blind
box)的不見得都是小孩子。"萌經濟"掃遍家居、服飾、食品(好可愛的蛋糕啊),遊戲?當然是大餅。
遊戲有什麼"用"?喜歡求新變的老師,把桌遊融入教學。電子遊戲從單機到連線、手遊。互動性強的產品在防疫期間供不應求。電子競技催生出周邊產品設計和職業高手。2019年Epic Games的"Fortnite"(堡壘之夜,或譯要塞英雄)的比賽獎金有6442萬美元。我以前常聽長輩指責說:"只會貪玩,玩到可以出國比賽拿冠軍嗎?"
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游戲市場的實際銷售收入有230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7%。6.5億游戲總用戶中,3億是女性。
現在趕緊加入玩遊戲?不必吧。
我想說的是:把繳"智商稅"的時間和金錢,投資在重新認識"用",正視遊戲思維、遊戲開發、遊戲產能等等,會是5G發散"宅文化"的職業新常態(new normal)。
熔斷(circuit breaker)結束了,繼續好好充電哪!
部分內容刊2020年6月6日,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